随着国家收储工作的推进,截止19日,第二批100万吨收储计划已完成96.475万吨,其中内地累计完成31.86%,新疆完成68.14%,所剩也还只能维持1—2天。第三批150万吨收储呼之欲出,虽然相关的一些细节至今未得披露,鉴于紧凑的收储节奏和较乐观的市场效果,估计将不会有太大调整。在政策利好被提前消化,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棉花消费继续萎缩的背景之下,整个棉花市场信心不足,对后市预期悲观情绪日盛,价格走势受产业链各环节经营状况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棉籽价格已连续两周下跌,河北、山东等地报价0.64—0.66元/斤(13个油),下跌超过0.15元/斤,致使皮棉成本上升450 元/吨,籽棉收购价下跌0.20元/斤左右,主流收购价3级为2.35—2.40元/斤(38个衣分),4级2.20—2.30元/斤(同上),棉贩直接从棉农手中收购低0.20元/斤左右。
2008年新棉采摘已基本结束,交售进度明显滞后。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截至2008年12月10日,籽棉交售率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其中内地平均交售率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下游纺织消费下降固然是主因,籽棉价格低于种棉成本,棉农交售不积极也更应该引起重视。基于保护棉农利益、解决国内棉花滞销问题而启动的国家大规模收储近来深受诟病,部分棉产区棉农、加工企业也开始流露出一些不满情绪,主要是:
第一,棉农仍是“卖棉难”。受棉籽下跌影响,200型企业基本退出收购、加工市场,在400型企业覆盖率不足的情况下(河北省参与交储的企业60多家,平均两县一家,而且分布不均衡),棉农交售通常要跑几十里。棉花加工企业的交储额度是由企业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竞拍得到。由于竞拍的指标有限,企业对能拍到多少政策交储额并不确定,因此并不敢放开收购棉花,往往选择“随拍随收”。
第二,籽棉价格低于预期。对于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多数棉农心里是清楚的,心理预期也在不断调整,但在政策保护之下,以现价出售0.5元的单位损失还是无法接受。多数棉农较为一致的看法,国家收储因为让质检体制改革搭了顺风车,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的初衷将大打折扣,种棉积极性被严重削弱。
第三,包地棉农损失较大。包地棉农因为种子、地膜、化肥、农药、浇灌、雇工、农机、拾花等费用,植棉成本平均1300元/亩以上。以亩产500斤,平均2.30 元/斤出售计算,每亩收益1150元/亩,净亏150元/亩。因为拾花费用较高,包地棉农为节约成本,只能自己采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遍野白花无人采 ”的现象,由于不能及时采摘,遇上天气变化更加重了损失。
第四, 200型企业不能参与。因为只针对新体制棉,国家收储托市已完全把占市场主流地位的200型企业排斥在外,缺少多元竞争机制的市场定价难说公道,更难说保护棉农利益了。400型企业因为没有竞争压力,籽棉收购价无需定的太高,仅比照200型企业略高一些就能收到足够的棉花,实际还是随200型企业收购价波动。
为实现国家收储最大可能的保护棉农利益,稳定市场、安抚人心,笔者看法,有以下几点需引起重视:1、150万吨收储计划发放时机、方式。笔者看法晚发不如早发,与第二轮计划相衔接为加工企业期待。只发400型企业提振价格作用低于预期,200型企业、撮合、期棉似可考虑。2、内地、新疆的收储比例。2008年全国棉花总产量预计为782.49万吨,内地棉占2/3,新疆棉1/3。第二批100万吨交储比例与产量正好相反,内地棉1/3,新疆棉2/3。第三轮150万吨收储计划应向内地棉倾斜,比例应该更大一些,最好与产量相一致。 3、稳定整个产业链。200型加工企业退出收购、加工市场不是因为利润空间小,也不是因为价格低,而是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不稳,价格稳定了,企业心理也就稳了。近期,棉籽进入下跌通道,且跌幅较大,后市走向迷雾重重,市场更加萧条、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