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最坏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进入7月份,让沈晖喜的是有了订单,而让他忧的是招不到工人。
“国外圣诞节订单等着出货,但是珠三角的工人出于预期,大部分都回家了。招不到足够的普工,只好通过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高中生帮补,解燃眉之急。”8月14日,新江企业(香港)集团总经理、东莞市南森工艺礼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沈晖告诉本报记者。
沈晖的喜和忧也反映在7月份广东省的外贸数据上。
广东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省外贸7月降幅持续收窄,续创今年以来最小同比降幅。而一直被视为通过此次金融危机促使产业升级甚至淘汰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为广东省走上出口冷暖分水岭立下功劳。但是主要的进出口市场仍然低迷。
降幅低于主要外贸省市的降幅
在前7个月全国进出口22.7%的降幅下,广东19.7%的降幅让这个中国外贸第一大省稍显轻松。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3127.1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7.3%,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位居第一。其中,出口1850亿美元,下降18%;进口1277.1亿美元,下降22.1%。实现外贸顺差572.8亿美元,下降7.2%。
“广东外贸先于全国进入下降通道,也将先于全国走出低谷。”8月14日,广东经贸系统一位人士表示。
“外贸总体向好,降幅持续收窄。”黄埔海关相关人士如此向记者总结目前广东省外贸特点。
“加工贸易作为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的冲击最大。”上述海关人士表示,从7月单月看,加工贸易进出口在持续大幅下降后出现拐点。
据介绍,1—7月广东进出口、进口、出口均为负增长,其负增长影响70%来自加工贸易,15%来自一般贸易。1—7月广东加工贸易进出口1786.3亿美元,下降24.4%,其中出口下降22.8%,进口下降27.2%。一般贸易进出口1037.6亿美元,下降9.1%,其中出口下降10.8%,进口下降6.8%。
但值得注意的是,单7月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值6项货值年内首次同时冲高。7月份,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3项同比降幅在6月份同步收窄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3个百分点以上。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回暖
7月单月,广东外贸虽仍呈现两位数的降幅,但降幅明显收窄。7月14.9%的降幅较5月22.1%、6月15%的水平,持续收窄。
形势的好转,部分受益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的缓和。在7月出口商品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小于整体水平。
广东海关数据显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较整体缓和。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家具及其零件、纺织品、箱包和玩具等6类商品,分别下降9.6%、6.4%、11.6%、10.5%、0.6%和12.1%。其中服装和鞋的降幅比上半年分别加深1.1和1.3个百分点,箱包由上半年增长1.8%转为1-7月累计下降0.6%,其他3种商品降幅均有所收窄。
作为当地针织业龙头企业,位于东莞大朗镇的颖祺实业有限公司是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的纺织企业之一。该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向记者表示,尽管遭遇金融危机,公司订单仍然保持着20%的增长速度。
而沈晖甚至表示,自金融危机以来,他企业同比基本保持10%左右的正增长。
海关数据还显示,1-7月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1271.7亿美元,下降20.3%。
为何以往不被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相对高科技产业率先复苏?
中国城市经营协会会长王廉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反弹,说明在日用品消费市场上,中国的产品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另外,在整个生产、消费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全球基本的需求还是存在的,订单的回暖跟经济的好转是同步的。
出口市场冷暖不一
入夏,久违的“民工荒”再次在珠三角、长三角出现。
“作为衡量经济是否回暖的主要指标之一,制造业工人需求回暖能够真实反映出目前制造业现状。总体来说,这次金融风暴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最低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深圳外商投资协会副秘书长王川流话锋一转,向记者表示影响中国外贸主要因素依旧未变,贸易走势不明朗。“外需不足,内需依旧乏力,加之贸易保护主义越发盛行,使得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海关数据亦显示,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方面,广东主要进出口市场仍然低迷,合计占广东六成以上出口份额的香港、美国、欧盟市场起色不大,1-7月分别下降22.7%、14.4%和22.9%,降幅均未见明显收窄。新兴市场中,对中东出口规模继续接近日本,达86.4亿美元,保持增长4.8%,但对非洲出口下降7.1%;对印度出口增长4.8%。
沈晖分析,目前出口订单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
“并不能单纯理解为国际需求回暖。现在进入圣诞节前礼品的生产加工高峰期,订单肯定会比前几个月增多,而且有些客户本来在前几个月已准备下的订单,因担心风险而等到库存基本消化完毕后拖到现在才下单。而且最主要的是,并非所有的企业手头都有订单。”
沈晖表示,订单从5、6月起环比增加,至于出现了“民工荒”,一大原因是出于预期,工厂储备的工人少,留在珠三角的工人也大大减少。
东莞市厚街镇多家中小企业主受访时均表示,工厂依旧“无米下锅”。
“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珠三角的企业已经经过了一轮优胜劣汰。现在的情况是优势企业订单吃到撑,弱小企业饿到死。”东莞市厚街镇一家服装企业老板周先生向记者表示,“快撑不住了。不仅仅是订单少的问题,中小企业本身抵御风险能力就弱,拖不起。”
香港工业总会理事郭振华则警告,海外买家若迟迟不肯确定圣诞订单,大部分中小企业会因赶不及买料和缺乏人手而错失订单,又或因未赶及起货时间而要付出更多成本或赔款,最终可能导致有约1成珠三角港企、约4000家工厂因而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