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时尚地带 | 视频频道 | 专栏天地 | 短信专区 | 读图时代 | 品牌传真 | 首页人物 |半月刊
今日刷新 | 市场联盟 | 协会动态 | 展会活动 | 企业发布 |图讯|
 中纺中心(icctc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刷新-文章内容 今天是

[记忆]“穿”越60年:百姓衣着“改朝换代”

来源:无锡日报   责编:西子  阅读:    发表时间:2009-9-21 15:00:02  字体:【】【】【

版权声明 我要“揪”错 在线投稿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0) 【 保护视力色:杏仁黄 秋叶褐 雪青灰 银河白(默认色)

      百姓影集里的记忆
                        ——代序言   

  1949—2009,一个甲子的风雨长路。

  60年,梁溪人家,俭素经年,耕读抑或仕商,相携相伴走过春夏秋冬;

  60年,寻常百姓,艰辛备尝,家业抑或事业,翩翩少年也已满头飞霜。

  60年,一个国家在经历曲折和跋涉之后,开始了她伟大的崛起。而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它的成长,它的变化,它的沧桑,又该如何被书写、被记忆?

  我们从岁月的苍茫中捕获时间之旅留下的雨丝风片——我们从这些影像,甚至是岁月漫漶的印迹上辨认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辨认我们曾经走过的岁岁年年。

  这是曾经的锡山、惠山,这是曾经的太湖、蠡湖;

  在这里遇见崇安寺、白水荡、映山河,遇见梁溪河、伯渎港、江尖渚;

  在这里重回睦亲坊、铸冶巷、同头里,重回工艺路、船厂里、置煤浜……

  在这里重温布票粮票肉票,重温咔叽布、的确良、尼龙袜的日子;

  在这里,遇见你的童年少年青年;在这里和你不再回来的过去重逢。

  泛黄的岁月,共同的脚印,这当中会有一座城市记忆深处最细密的心颤。

  诗人但丁说:“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了下来。”

  60年,我们一起走过。当你在一片时光的风景里看到昨天的无锡、昨天的日子、昨天的你,你的脚步一定会很轻、很慢。

  昔日重来,那是“光阴的故事”……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从列宁装到“混搭风”,从满街蓝、灰、黑到请“色彩工作室”挑选个人专属色,从过年才穿新衣服到家里专辟一个衣帽间……60年斗转星移,即使是在穿衣戴帽这样的事情上,也能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风貌与表情。今昔对比,锡城百姓人人都有一部自己的穿衣史,意味深长,感慨良多。 

  蓝色灰色“一统天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穿着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单调的黑、白、灰。现如今,不要说青年人,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穿得花花绿绿都已不稀奇。

  记者近日在上马墩采访了几位正在乘凉的老人,这些老人都已七八十岁,穿着鲜亮的蓝色、紫色、黑白小碎花衬衫、深蓝色裙子。“我们年轻时根本没有穿过裙子,都是用自己织的老粗布做衣服,夏天穿着粗布衣服那可一点儿也不凉快。”一位原来在市图书馆工作的老人说,那时候自己托人到纺织厂买零碎的小花布,回来自己缝衣服和被面,纳鞋底做布鞋,“衣服哪有什么样式,扯块布钉上两个扣子就穿在身上了。”

  上世纪50年代的服装风格崇尚朴素简洁,锡城年轻姑娘们曾一度“迷”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之后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60年代初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棉花大幅减产。锡城市民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因此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服装式样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也就不奇怪了。

  从事业单位退休的杨先生说,上世纪70年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山装成为男人最庄重最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之后根据中山装的特点,又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一直到现在,自家柜中还珍藏了几套中山装,从一般布料到毛料的中山装都保存着,不舍得扔啊。

  对于年轻人来说,“草绿色”的军装就是那个年代的时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有派头的衣服。

  喇叭裤、迷你裙涌上街头

  “越来越个性,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斑斓”,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服装变化最鲜明而有力的写照。商业大厦女装部副经理殷子华说,自己从17岁开始在商业大厦的前身“东方红”当营业员,新中国成立之初直到改革开放前,保守的思想观念一直影响着锡城人的穿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有人穿新衣服就浑身不自在,甚至要将新衣服洗旧再穿,或者在并未破损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在永丰路上的弄堂内,一位70多岁的裁缝老人说,改革开放前,大家来做衣裳不讲样式,偶尔会有人拿着心仪的成衣要求裁缝照着做一件。当时,裁缝铺不卖布料,只负责做衣服,裤子两块钱,上衣三块钱左右。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裁缝铺也开始卖布料,做一条裤子变成了20元左右。那时候,是裁缝店的鼎盛时期。

  “不管多大官,都穿蝙蝠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进入上世纪80 年代,各类流行元素开始冲击人们的审美观,长期占据着人们衣橱的灰黑蓝绿渐渐褪色,布料也不仅限于棉布,的确良、珠丽纹、中长纤维等各式各样的新面料让人们的眼睛发亮。一直到80年代以后,人们的着装摆脱了色彩单一、款式单调的常态,一时间蝙蝠衫、喇叭裤、迷你裙涌上大街小巷。

  一眨眼到了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穿衣戴帽的观念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穿衣打扮更加讲求个性和多变。商场里的服装柜台开始敞开式销售,无锡八佰伴、新世纪、百盛等大商场陆续在锡城开店,并引进了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品牌服装,明确定位打造中高端服装市场。与此同时,红梅、纺织服装批发市场也为低收入阶层开通了便捷的购衣渠道。

  起初,服装消费较为保守的一些市民怀疑,像无锡八佰伴、新世纪等这些高档商场究竟能维持几年。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生活逐渐富裕,人们对穿戴更加讲究,春有风衣、夏有短裙、秋季休闲装、冬季羽绒服,已成为每个百姓必备的“行头”,商场里的服饰销售也越来越红火。

  “撞衫”如今成了尴尬事

  进入新世纪,锡城人在穿衣打扮上注重品位,也开始舍得在衣着上花钱,服装支出成了每月家庭支出的常列项。这时候,服装的年龄层次逐渐拉开,年轻人不光认名牌,还追求个性。吊带衫、露背衫、超短裙、热裤、现代感旗袍、波西米亚风格裙子等深受时尚女孩喜爱,时尚男生则喜欢穿日韩风格的酷感十足的休闲装。中年人则两极分化,收入高的喜欢穿品质好、做工精良的服装,收入低的则喜欢买便宜但样式新的衣服。老年人也逐渐接受时尚的概念,穿红戴绿不稀奇。

  在商业大厦卖了几十年服装的殷子华说,七八十年代卖服装,整个商场以无锡地产品牌为主,外地品牌难觅踪影,一个款式要进几百件,往往是一个顾客买了穿得好看,周围人都会指名要买这一件,当时流行的“军便装”一天就能卖掉上百件,如果能到上海、苏州购衣,对锡城人来说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现在恰恰相反,仅商业大厦一家的服装品牌已达到上千个,销售额从1987年的200多万元上升到现在的1亿多元。这一两年,共有27个国际一线洋品牌排着队进了锡城,成为街头一道风景。在这些品牌的柜台里,一个款式的服饰往往只进一件、两件,因为“撞衫”已成为最尴尬的事情,人们看重的就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

  大商场里名牌林立,小店定制成衣再次回潮。最兴盛时,无锡的后西溪一带集中了几十家裁缝店,客人往往自带时装杂志,进门指定款式,老板把尺寸发到工厂,工人们连夜赶制。往往是一本杂志上市才两三个星期,就有人穿上了从裁缝店里量身定制的新装。仿佛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开出一家家以“外贸内销”为号召的成衣店,各色流行服饰应有尽有,款式、质地与品牌成衣相似,价格却平易近人得多,女性逛街淘衣甚至成了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锡城人既可以到大商场选购高档服装,也可以到批发市场搜罗便宜穿戴;既可以从街边特色店里精挑细选,也可以在网上“海选”。节假日里,无论是大商场的服装专柜还是服装批发市场的服装摊位,总能看到人头攒动、人流如织的繁荣景象。(杨柳) 

 

四季服装街,精品在中纺

本文关键词:国庆  60年  百姓  
 相关链接>>
 随机看点>>

更多>>最新文章:

更多>>时尚地带:

“华孚杯”2011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决赛

更多>>时尚图讯:



全球各地无法理解的另类潮流 之日本潮女流行整“烂牙”

  牙齿整齐美白是很多人的审美标准,可对现在的一些日本女性来说,这显然是不美的。她们热衷于给牙齿整容扮成“八重齿”,并认为如此齿相笑起来更有娃娃脸的可爱。不过有人批评,这种行为过早地让少女“性化”。最初,这个潮流是在网上被炒热的,其后又得到日本电视的助阵,简直从非主流走到了主流。很多女生在网上晒自己的“烂牙”照。这使得牙诊所多了一项生意,每次收费高达390美元(约合人民币2470元)。
(来源:环球网)

更多>>读图时代:



时尚拼色围巾百变风格随心换


有腔调!冬日升级粗棒针温暖毛衫


10款潮味装扮走红街头 尽显迷人好身材

热点文章 TOP10:

联系地址:杭州市杭海路116号中纺中心服装城9F
Copyright(c)2006-2011 ICCT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71-87825323 邮编:31001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