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人们喜欢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30年的变化,大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小到吃、穿、住、行,每一件事物都可以用来举例说明这场变革。而服饰,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直观展现社会生活面貌的变化。一件小小的衣服,记录着30年间逝去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前,整个中国社会的服饰是暗色系一统天下。
“小翟,皮裤子穿上啥感觉?”休息时间,工友们围在一个小伙子——小翟身边好奇地问道,小翟笑着回答说:“啥感觉?两腿汗!”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某工厂混凝土车间中的一幕情景。下班后,小翟还是立刻脱下了蓝灰色的工作裤,换上了新买的“两腿汗”的皮裤出去炫耀。后来小翟下海做生意,成为中国最早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的一员。
追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初期还只停留在人们带着些许茫然的观望上。但是变革却已在青年人中萌芽。
最易被变革感染的青年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顶着“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流里流气”的舆论批评,开始穿起喇叭裤。王小帅的电影《青红》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学校的门口站着拿剪刀的老师,表情严肃,两只眼睛像刀子一样巡视着学生们的裤子,看到男学生穿喇叭裤,就上去一剪子剪开裤腿。
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穿喇叭裤留长发戴蛤蟆镜的男青年同样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以至于《中国青年》在1979年底还专门发表文章《谈引导——从青年人的发式和裤脚谈起》,这种备受争议的服装直到8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风行一时。
70年代末:“的确良”时代
1976年至1979年,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成了那个年代的代名词。
1976年,天津石油化纤厂在紧张的建设过程中,工地上高高挂着“坚持完成毛主席圈阅的工程”的大标语。厂子建成投产后将生产大量涤纶,再用涤纶织“的确良”布。为了腾出棉花用地,增加粮食、蔬菜种植土地面积,1976年至1979年,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
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全棉制品。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叫“的确良”的面料开始走俏。按今天的眼光看来,这种化纤面料“的确良”其实很“不良”,全棉制品才高级。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想法恰好相反。
一位当年在海南岛海军服役的士兵说,“脱下棉布衣服,改发涤纶军装的时候,我们当时的感觉是生活变好了。
因为当时普遍认为‘的确良’要比棉布好,高级。”那个年代的小孩打雪仗,会把雪团恶作剧地塞进同伴的脖领里,再大喊一声“的确凉”。可见当时“的确良”风靡全国的程度。
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跟棉布相比,“的确良”布挺括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同时,“的确良”料子还能印染出鲜亮的色彩。改革开放之前,整个中国的服装是暗色系一统天下,绿军装是最时尚的穿着。清一色的岁月里,自由张扬的人性追求也在计划经济里被压抑。改革开放的劲风一朝刮起,最先变革的,便是人们身上的色彩。北京的李菊回忆过去,忍不住感叹说:“今天看当年‘的确良’的颜色,觉得是很土气的,但在那个年代,年轻姑娘穿着色彩鲜艳的‘的确良’裙子,又洋气又让人羡慕。”
分页:1 2 下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