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服装业是常熟的基础产业,可是今年这一传统行业却首遭“民工荒”难题,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因此停产,开工的不足60%。
据常熟工商部门统计,目前常熟拥有服装服饰企业4000多家,年产服装4亿多件(套),销售额达400亿元,成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然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常熟服装企业,今年却有相当数量企业因为招不到员工而处于歇火状态。
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以来,常熟的中小服装企业中能正常开工投入生产的不足60%,小型服装企业中有40%,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因为员工难觅而无法正常生产。“民工荒”已经严重制约了常熟服装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常熟的中小服装企业不少还延续着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用工人数不过数十人,并进行季节性生产,一些企业只在生产旺季临时雇工。目前受“民工荒”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这类中小企业,而用工数量成百上千的规模企业还未受波及。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常熟突遇“民工荒”呢?据工商部门有关人员分析,今年苏南地区民营服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用工量需求猛增,客观上造成了常熟缝纫工青黄不接、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常熟服装企业自身管理上的不足却是“民工荒”的主要成因。据了解,一直以来服装企业缝纫工每天工作时间都要超10个小时,而工作待遇绝大多数都在三四百元上下,最高也不足千元,这使得不少年轻人,特别是常熟本地青年不愿从事缝纫工作。
另外,有关人员也表示,已经遭遇过“民工荒”的广东、浙江等地区,其服装行业大幅提高了工资水平,故而吸引了大批熟练缝纫工前往就业。与此同时,苏北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不少本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家乡创业办厂,吸纳了当地不少的缝纫工。
中小服装企业“民工荒”问题已经引起常熟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缓解“民工荒”,当地有关部门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具体包括:要求企业在用工过程中讲究诚信,善待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员工生活待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避免出现拖欠民工工资等失信行为,以提高常熟服装业对外地民工特别是熟练缝纫工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服装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还得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此外,有关政府部门也将提高对服装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培训、培养一批本地的优秀缝纫技术人才;发挥政府部门的信息优势,帮助企业和工商户搜集、整理、提供一批实用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外出加工,协助企业搞好内部管理。
来源:《江南时报》
本网责编:Fl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