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京津、广东、陕西、江苏,我国这六大缝机产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推动和见证了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30年间,它们此消彼长,有的或一马当先,有的积弱嬗变,有的来者居上,它们与中国缝制机械产业的改革发展史一起组成了一幅行业奋进前行的美丽画卷。
综观和回顾区域经济在我国缝制机械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许能够我国缝机业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六大产区在改革开放中“绽放”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建国以来的规划和发展,中国已建立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缝制机械制造业。到1982年,我国缝纫机年产量为1286万台,家用机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当时,全国有缝纫机生产厂122家,230多家零件配套厂,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并形成了上海、广州、陕西、天津四大缝纫机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缝机管理机构及企业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六大产区鼎足而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写下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新篇章。下面,笔者以点带面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六大产区改革开发30年来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上海:厚积薄发,技术开花
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家用机市场开始萎缩,但上海的一些品牌家用机企业的销售还比较稳定,与此同时,上海工业机生产也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上海缝纫机的生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其他地区技术薄弱,因此,上海企业利用品牌、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通过定牌或联营方式为外地企业进行生产,以扩大产品供应量,增加市场份额。
当时,上海协昌缝纫机厂先后与河南开封缝纫机总厂、安徽芜湖缝纫机厂、浙江省黄岩工业缝纫机厂签订协议,定牌生产“蝴蝶”缝纫机;上海缝纫机三厂在江苏投资建了吴江分公司,与广西柳州市缝纫机总厂签订生产“蜜蜂”缝纫机的定牌协议;上海工业缝纫机厂与浙江(奉化)工业缝纫机厂、江苏新沂工业缝纫机厂、山东乳山工业缝纫机厂签订定牌生产协议,推广“上工”牌产品……众多定牌联营生产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扩大上海缝机产品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也让上海的缝机技术走向全国。到80年代末,上海缝制机械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50%。
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缝纫机企业变化较大。一些企业通过国家大力支持,形成了新的产品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缺少后劲而被淘汰;一些企业建立了新的体制,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人协昌缝制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等就是其中代表。经过90年代中期的调整,上海地区缝制机械的产量占全国1/4左右。
由于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国外企业纷纷入驻上海,如日本重机、兄弟、广濑,韩国日星,美国格柏,法国力克等都把上海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过去10年,外资企业在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内特别活跃。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显示:2004年,上海缝制机械产业中,外资缝企创造的产值占上海地区产值总额的45%;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源地,上海仍然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很多国内企业把研发技术中心设在上海,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在全国仍旧起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虽然2000年以后,上海地区的整体产量下降到全行业10%左右,但当地企业仍以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制造高附加值的新科技产品著称,无愧于“缝纫机行业的摇篮”称号。特别是上工公司,作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大手笔收购了德国杜可普公司,令全行业为之振奋。
广东:近水楼台,春暖花开
1980年,广州缝机业作为试点,实行了“独立核算、国家征税、以税代利”的体制改革,推动了其发展。1984年,“广东示范企业”广州缝纫机工业公司(即华南缝纫机工业公司前身)生产的“华南”缝纫机达156万台,位列全国第一。1989年,华南缝纫机工业公司成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唯一的缝纫机企业。也正是这家企业,让广州牢牢占据我国大型产区的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华南公司专攻特种机,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6年并入广州摩托集团后一直维持原有的规模,并以华南为中心,形成了一批贴近市场的专业服装机械制造厂,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地。同时,广州地区也吸引了兄弟、高林等外资企业在这安营扎寨,促进了广东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2007年,广东省缝制机械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额的6%。
作为我国第一大服装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广东服装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以东莞市祥兴针车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缝制机械经销企业成长起来。从整机到零件,从缝纫机到裁剪、整烫设备,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广东缝机业形成了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为当地广大的服装制造商提供装备。广东地区成为缝制机械经销商的一个聚集地,在行业高速发展时,当地经销商超过10000家。
陕西:孤独玫瑰,骄傲绽放
20世纪80年代初,陕西地区也经历缝机业的大调整,一方面在全国建立零件协作网点,另一方面进行定牌生产。1981年,陕西缝纫机厂为充分利用当地场地和人力资源,迅速扩大生产,与临潼宴寨公社进行合作,由此也拉开了大规模零部件扩散和设备、技术输出的序幕。同年,陕西缝纫机厂更名为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成立后,标准公司通过联营、合营、专业化协作等多种形式发展与省内外企业的经济联合,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1989年,标准公司企业成员发展到59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7亿,占全国缝制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的1/5。
20世纪90年代,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其“发展特种工业机和扩大零部件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通过验收,技术实力大增,在国际上也打开了知名度。标准公司的管理、工艺、装备在我国缝机业里遥遥领先,独立支撑着整个陕西地区缝机业的发展。一个企业承载一方经济的发展,这是行业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时至今日,标准公司仍然是行业里的排头兵。虽然一直是国有控股公司,但标准公司不仅没有被国企的“名头”所压垮,反而把它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重视培养人才;注重科研,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紧贴市场,完善服务。目前,标准的网络遍布全国。
京津:墙外开花墙里香
20世纪80年代,多年默默发展的天津缝机业被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1987年,由天津工业缝纫机厂与日本飞马公司合资建立的天津天马缝纫机公司正式投产,揭开了中外缝制机械企业合资合作的新篇章,也让天津缝制机械工业发展走上了独特的道路。与此同时,天工缝纫机公司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扩大了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紧跟市场,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品。从1978年到1992年,天工公司的工业缝纫机年产量从1万余台迅速增长到了9万余台。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缝纫机厂步入了调整阶段。但合资企业以及飞马公司后来在天津建立的独资公司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凭借其在包缝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使天津仍然保持着缝纫机重要产区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天工公司的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在武清、宝坻及河北均发展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依托天津的技术转移,河北地区也成长起了一批整机生产企业,河北昌黎和青县缝机产业和企业渐渐为业内熟知。
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地区则是另一个缝制机械经销商云集的地区,大红门士多宝缝纫机城、和义一条街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型缝纫机销售市场。北京还有绣花机领域里两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该产区的发展也少不了北京地区贡献的一份力量。
江苏:江南一畔,静静盛开
作为起步比较早的产区,江苏的缝制机械行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到1982年的短短3年间,江苏全省家用缝纫机从原来的30条主要生产线发展到了100多条,生产能力由20万台增加到了100万台。这都与江苏省缝制机械企业从50年代起的积累分不开。但家用机市场的快速萎缩给江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创。1983年,江苏缝纫机产量相比1982年下降了10%以上。这一时期,当地一些企业转而生产编织机,并很快在同类产品中跃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江苏工业缝纫机生产逐渐兴旺起来。常熟工业缝纫机厂生产的封包机远销国外,不久就形成了一批封包机生产企业。1982年,菀坪农具厂与标准公司成立合营公司———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从此,菀坪缝纫机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6年,标准菀坪的缝纫机产值占菀坪全镇产值的64%,全镇有50%的劳动力从事缝机业。2000年,菀坪镇被命名为“全国缝纫机名镇”。由此,缝纫机产业已成为当地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0世纪80年代后期,缝纫机零件产业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一些国有中小零件厂开始积极改制,非国有经济成分不断扩大,促进了江苏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江苏缝机零件产业十分兴旺。2000年,江苏全省生产各种旋梭的企业有3家,年产量达300万套,其中60%的产品出口。同时,江苏还是机架、台板生产大省,常熟是其中心。2000年,江苏机架、台板产量为100万台套,70%左右出口。另外,江苏还是我国机针制造重要基地,其产量占全国机针总产量的80%。2007年,江苏缝纫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缝制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的8%。
浙江:后来居上,灿烂盛开
改革开放前,浙江的缝纫机产量和销售量很小,改革开放使当地服装市场迅速发展,为当地缝纫机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浙江临近上海,为其引进技术和人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加上浙江人吃苦肯干,当地缝机产业很快发展起来。如今,飞跃、中捷、宝石、杰克、通宇这些在我国缝机业里举足轻重的大型民营企业,都是在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民营企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实力,扩大了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