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顶替父亲进入工厂的那一天,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将会经历下岗到下海的这一切,我所经历的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是息息相关的。”四川成都的邓玉兰大妈这样回顾自己过去的30年。
1978年,父亲从当时属于四川省的黔江县石会区铁联社退休,24岁的邓玉兰顶替父亲进入黔江县针织厂当了一名纺织女工。
黔江县针织厂主要生产棉布、针织品,在计划经济年代这些都属于紧俏商品,所以针织厂当时在整个黔江县来说算得上是效益较好的企业之一。
“当时,如果能进入工厂工作,基本上生老病死都不会离开厂子了。我觉得自己肯定是一辈子做一名纺织女工了。”邓玉兰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袭击了黔江,冲毁了针织厂,所有的机器都报废了,针织厂只好为黔江卷烟厂生产包装箱,改名为黔江县纸箱厂。邓玉兰在厂里工作勤奋,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有一年还被评为“三八红旗手”,照片上了县里的光荣榜。
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黔江这个小县城的人们感受到了改革的阵痛。邓玉兰所在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效益每况愈下。邓玉兰说:“记得有一次,两个孩子马上开学要交学费了,因为没发工资,我只好临时向同事借了120元。”
很快,和当时的很多工人一样,邓玉兰下岗了。对此,她一度非常不理解:“我为国家奉献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下岗自谋生路?”
在家人的劝说下,邓玉兰慢慢理解了国家的政策。1993年,她到黔江县建委下属的一家单位当了一名市政监督员,属于临时工。但这样的工作状况她依然不满意。“当时就想,现在每月就几百元工资,还不如出去闯闯。”
1994年底,在家人支持下,邓玉兰干脆和朋友一起租了一个门面,在街头开起了小吃店,自己当上了老板。因为当过纺织女工的缘故,心灵手巧的邓玉兰和有过经营经验的伙伴一起同心协力,使小吃店生意特别红火。那时候留在厂里的其他同事每月只有300元左右的生活费,但邓玉兰当时的月收入已经上2000元了。
正是因为邓玉兰的辛劳和大胆的“下海”决策,使全家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两个孩子都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2004年12月,她领到了退休证。这几年,邓玉兰的退休金每年都在上涨,再加上她和老伴现在到城里与子女一起居住了,把原来县城里的一套房子出租,每年的收益已经足够她安享晚年了。
“改革肯定要‘伤筋动骨’。从30年前顶替进工厂到下岗,再到下海,我虽然吃了很多苦,但现在想起来,这些经历足以让我自豪。”邓玉兰的话再次体现出了她坚毅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