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袭来,通常人们都认为做内贸的企业受冲击小是正常的,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具有竞争力是应该的,可是一家“几乎全部是出口、全部是贴牌”的企业也一样活得好好的。3月8日,它的老总——全国人大代表、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国新淡淡地介绍:“我们的订单已经接到9月份了。”
“今年1~2月,企业出口额增长4.07%,利润还可以。”尹国新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是世界一流,生产效率也是世界一流,这样就有抵御危机的能力了。”
不过,尹国新认为“最好的机遇并不是说这个时候把企业做多大,赚多少钱,我认为整个产业可以借这个时机来调整。”
尹国新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从行业的角度,他谈了些自认会“招骂”的观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的统计显示,2008年1至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22.7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而记者最新获取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外贸加工为主的100人以内的小型服装企业三成以上都关停了。
“假如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忘记产业调整这个词的话,等经济复苏后再调整,那肯定就不行了。”他说,“近期政府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还是蛮有道理的,有调整两个字让我感觉很放心。”
“政府要扶持的应该是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并不一定是大企业。”不过他也指出,“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比小企业确实高得不是一点半点,要高出30%到40%。”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在怪圈中循环,不管什么价格的订单都有人接,因为产能这么大,企业太多,恶性竞争。我们喊了好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如果能通过这次危机优胜劣汰,对行业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他说,“短痛是大家必须要面对的。”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在全球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而现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对手不仅在国内,还在亚洲周边国家,比如印度、孟加拉、越南、柬埔寨。“要让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强,这次是个机会。” 尹国新说。
关于自己的企业,尹国新直言目前没有创品牌的打算。“生产做的是产品,品牌做的是商品,这是两个事业,没有高低之分。国外很少有品牌是生产型企业在做的,基本都是设计型企业做的。”
他认为,做品牌涉及大量的宣传费、维护费、建立渠道的费用等等,还要承担销售风险,相比之下贴牌的成本和风险就要低一些。“所以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做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当然可以去做。而且培育一个品牌要像培育一个孩子那样来做,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只做贴牌。”尹国新说,“社会越进步的话,分工会越细。虽然产业链每一段的利润空间大小都不同,但是不管做哪一段,你做到最优秀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话语权还是生存空间,都会很好。”
“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这个例子经常被引用来表明类似服装纺织这样低附加值的产业是多么“亟待调整”。对此,尹国新颇不认同,“不能简单地用价格或是利润率来衡量一个行业的价值,我们国家低学历的农村人口这么多,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怎么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
至于工厂的未来,尹国新的计划是在环境、厂房、设备上都要做成世界一流的,不仅要在四个细分领域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还要让工人在美好的环境中愉悦地工作。“我从来不把工人当做成本,工人是工厂的主体,你对他们好了,他们也会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在晨风,工人的食、住以及过节回家的车费都可以报销。
“老有人问我,你从事的不是朝阳产业,接下来怎么办?我说我做了20多年了,都没有想过这个产业是朝阳还是夕阳,唯一的感觉就是我们做的是时尚产业。社会越进步,这个产业会越兴旺。”尹国新肯定地说,瘦削的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