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央视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都会让观众流泪。今年在这些感动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后面,我们不禁联想:彝族村寨二坪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月工资230元,悬崖小学山里学生的家长能挣多少钱给孩子们买衣服、鞋子?唐山十三农民兄弟代表十三亿人民美丽巧合中,他们大多穿戴单薄朴素,平日里穿戴比领奖时好吗?与杭州商场里手持消费券购物人头攒动的场景相比,不禁心生感慨:用“消费券”把衣被送下乡吧。
南通家纺商会常务副会长张建石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率先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中国大陆有些城市,如杭州、成都等也相继推出“消费券”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南京还要摇号发放旅游消费券,名目繁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向农村和边远山区发放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所需的“消费券”。有的山区孩子上学没鞋穿,没有过冬衣服,有的一家几口合盖一条被子。而家纺集群地有的是被子, 一年上百亿元的产值,外贸出口下滑有的企业就转内销,供需双方潜力都很大。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政府在发放消费券中,应该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多发放日常消费品类的消费券,让全国人民吃饱穿暖、睡得舒适。
原南通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任政协南通市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余树培认为,中国是纺织业制造大国,南通是纺织出口大市,都说中国纺织业产能过剩才加大出口。其实,全国10亿农民每人添两套衣、每家置一套铺盖都不为奢侈,那是多大的消费潜力。因此,国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仅纺织产业中初略一算就知道这是多大的一块。过去有送文化下乡、送医药下乡,现在有送家电下乡、送电脑下乡,其实,送衣被下乡也是实实在在的“送温暖工程”。与城市较成熟的消费相比,乡村农民是拉动市场消费的最大主体,而且纺织品消费不存在家电维修困难等相配套的售后服务等问题。
从整个纺织产业链看,农民种出的棉花卖给工厂纺纱织布制衣缝被,用消费券去反哺农民也是情理之中。而且,通过扩大农民的纺织品消费,中国在实现纺织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给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获得时间和空间。在当下世界金融危机的困境中,广大纺织企业生存发展了,棉花的出路问题、农民的增收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最近,南通纺织业内人士在学习交流国务院出台的纺织业振兴规划时认为,扩大内需、改善农民的穿衣盖被生活条件是实施纺织业振兴规划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