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日日起,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5%提高到16%,虽然这已是两个月内我国第2次上调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距离企业期盼多年的全额退税仍有一步之遥。
“说实在话,这个结果和我们的心理预期相比有很大的落差。”上海协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营销主管魏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出口退税率调得“很突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此前业界普遍预期出口退税率调整将一步到位,在这个特殊时期,纺企也多根据17%的退税幅度压缩利润空间以争取订单,现在却不得为之前的乐观判断“埋单”。
16%背后有争议此前业界曾数度传言,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有望上调至17%,但始终无结果。此次出口退税率再次上调早在市场的意料之中,但速度和额度却又在意料之外。
“由于各部门意见不同,几番争论之后,国务院最后拍板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6%。”工信部的一位人士透露说。该人士表示,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代表的纺织业界不断通过调研、打报告等方式建言政府部门上调出口退税;商务部也多次在国务院协调会议上建议,要求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直接上调至17%。但这一建议遭到了财政部门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在政府赤字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调整将加大财政负担,政府难以承受。
石狮华飞制衣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尤良亚分析说,此次政府或许还有另外一番考量,即在当前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逐步有序调控,以避免力度太猛会造成国际市场供应能力增加太快,由此导致市场价格快速下滑,进而加剧企业负担。
采访中,不少纺企负责人直言出口退税率上调得很“奇怪”。从历史情况看,很少见到16%的退税率档次。而从去年以来,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历经4次小步微调更是增加了企业接单的难度。
“不过不管怎样,多个机会也就意味着多份希望。”尤良亚认为,出口退税率上调除了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信心。他表示,虽然这部分利润不能全部装进公司口袋,但至少和外商之间有了议价空间。
据了解,在得到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要提高的确切消息后,不少企业及时调整了出货时间,将原本应在3月底售出的货安排在了4月初,以便享受政策优惠。
相比较于大多数人的乐观,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则表现得极为冷静。他指出,倘若纺企自身的议价能力不提高,仅寄望于依靠提高出口退税率来保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纸空谈。而且,出口退税率在经历了连续上调之后,进一步通过出口退税来摆脱外贸困境的政策空间已经不大。“从政策上讲,出口退税率不可能不断提高。”汪前进认为,下一步还要看市场表现,但是出口退税率再次提高到17%的可能性极其微小,企业亟待考虑此番退税率上调后自身该如何作为。
谨防退税间接补贴外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出口退税率上调而将利润让给外商。”汪前进提醒说,出口企业在利润回升之后,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果仅仅为了争夺市场而盲目打“价格战”,最终只会使得这些年来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几个百分点间接地“补贴”给了外商。
魏巍告诉记者,现在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很透明,外商马上就会知道这个政策,会讨价还价,要求分享利益。“根据此前的经验,一般出口退税率上调后,外商多会通过我们的业务员反馈给公司,要求降低价格、分享利润。”魏巍说道。
记者注意到,在3月初的华交会上,不少纺企曾反映,在进行价格谈判的时候,一些国外采购商通常会借出口退税率上调主动压价,最后仅有的利润点反而被外商吃掉了。
“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时,我们还一直坚信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会提高到17%。但两天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一纸通知让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魏巍说道。据了解,眼下正是签订今年秋冬乃至明年春夏商品订单的高峰期,由于此前大多数纺企一直预期出口退税率将上调至17%,因此在近期所签订的订单中,为了保住客户和市场份额,纺企多按照17%的出口退税率与外商谈价,价格和利润空间已经被极尽压缩了。现在,出口退税率却出乎意料地只调整到了16%,这让不少纺企骑虎难下。而由于缺乏定价话语权,纺企只能自行消化这部分压力。“我们不会与客商重新谈价,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之前所签订的这些订单,几乎是赔本买卖了。”魏巍无奈地表示。与上海协大有着同样尴尬的纺企不在少数。
魏巍的另一个担忧来自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竞相抬头。“在各国经济普遍低迷之际,我国一再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我们很担心欧美的商会组织、社会团体会以此为把柄,对我纺织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魏巍表示。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过大,也造成出口纺企不敢轻易接单。
汪前进认为,用“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来形容纺织业或许过于悲观,“但至少在未来几个月内,我国纺织出口依旧难有起色,全年出口增速能维持在-10%内已是相当乐观的预期了。”记者注意到,此前的华交会上纺织服装成交下降3成,足以显示全球消费需求的疲软,而业界广泛关注的第105届广交会,成交下滑幅度或将更为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