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09蓝天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这些专题报告的内容无疑是印染企业当下最关注的话题。
会上,专家们就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和欧盟“碳足迹税”对我国的影响等话题展开讨论。
这些专题报告表达出印染行业渴望找到对现存问题解决方法的热切愿望。同时应该看到,金融风暴期间,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歇业、倒闭,在全球不断变暖的现状下,低碳环保依然是下一阶段重中之重。
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
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企业增加成本投入。2007年,印染企业环保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增加,2008年,随着环保治理力度加大,废水排放标准提高,环保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成本进一步提高。
即将举办的哥本哈根会议成为时下谈论的热点话题。中国也面临着一场挑战,在低碳经济格局中既要有符合自己发展的权益,同时又要承担起对世界的责任。
印染年会上,来自东华大学的奚旦立 、陈季华等对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潜力作了研究报告。据统计,我国纺织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织造行业能耗为0.95 吨标煤/吨纤维左右,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印染行业约占全行业能源的58.7%。毋庸置疑,印染行业是节能的重点。
据分析,我国印染厂的水、电、汽能耗占印染布总成本40%~60%,因此降低能耗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换句话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十分可观,原因一是与先进水平比存在差距;二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有很多可改进之处。当基本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时,平均水耗、能耗约可降低30%~40%,做到这一点完全有可能。从目前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进行分析,降低水耗、能耗为10%~15%也是可能的。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碳足迹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据最新资料显示,在人均排碳(二氧化碳)的调查中,美国20吨,欧洲、日本10~15吨,中国5吨,印度1.5吨,非洲小于1吨。
此次会议上,减少碳足迹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2010年与1990年比,发达国家减少20%的碳足迹,发展中国家在保证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减少5%碳足迹。这就意味着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
纺织废水回用的
新思路和新方向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志华指出:“纺织工业约80%的废水来自印染行业,由于在纺纱织布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浆料、工艺各不相同,使得印染废水成分复杂、难以治理。”
由此可见,印染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争取政策支持是一方面,最根本的在于行业自身的调整。
此次会议上来自广州弘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杨爱民所报告的“纺织废水回用的研究”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大家普遍认为有必要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废水的产生、排放、处理和回用,提出印染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新思路。根据新的思路研究和开发技术,有利于提高纺织印染企业废水的回用率,有利于印染企业削减COD的排放,有利于纺织印染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专家们对印染各个工序进行分析,发现废水中污染物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织物在加工过程中,本身的变化产生的,涉及到织物本身所含的污染物,使用不同的方法,其产生的总量变化不大;另一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因需要新增加的部分,例如,染料和助剂。涉及到人为加入的部分,可以因加工工艺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削减染料和助剂的用量,在源头减少COD的产生。
在印染厂常常见到一种现象,就是在废水处理系统安装有冷却装置。这样,不仅没有利用废水的余热,还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印染厂排放的废水含有一定的余热和可回收的物质。因此,要将废水处理或回用与废水余热利用、废物利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减少废水处理和回用的难度,同时,可以较大幅度地削减COD排放量。
达标水深度处理最稳定最可靠的是膜处理技术,但是膜处理技术除了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高以外,母液的处理也是难题。母液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盐,经过膜处理,大约有25%的母液,COD含量较高,不能直接向外排放,如果母液倒回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整个系统中所含盐分会越来越高,如果不排放,或排放量过小,有可能导致生物菌的死亡。
运用低盐或无盐工艺染色,可以解决母液出现的问题。同时,使用无盐和低盐工艺,有可能使用其他方法处理,达到回用水充分运用。(宋喜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