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工业在加工制造能力、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新技术新工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形成了产业链完整、门类和品种齐全,大纺织的格局,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繁荣市场,扩大出口以及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重要产业,为共和国的辉煌成就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在回顾纺织工业发展60周年历程的时候曾表示,再过十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70周年大庆的时候,即2020年,我国将跻身世界纺织强国的行列,这是我们的既定目标和历史责任。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在新一轮的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而获取这一主动权的手段就是不断提升行业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即不仅表现为“硬实力”的竞争,更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软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在经济起步时期的传统的经济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目前,我国的劳动成本是印度的1.81倍,印度尼西亚的1.86倍,巴基斯坦的2.75倍,越南的2.7倍,孟加拉的4.97倍。纺织原料棉花是高于国际市场每顿2000元左右。
杨东辉说,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竞争力,就是要走出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两端发展。也就是把“微笑曲线”的两个嘴角真正翘起来。一端是产品研发、创新;一端是品牌与营销渠道。翘起这两端就是靠企业文化的动力。
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文化力体现在聚集力、协同力、创造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不要招呼自要行”的价值取向与系统能力。提高全员的创造力和生产效率。我国的劳动成本是周边国家的2-4倍,要保持这样一个竞争力,就要在效率上高于他人4-5倍,甚至更高。但目前我们很多企业缺的就是这种内动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纺织经济发展的文化竞争力是增强我国纺织综合实力的时代要求,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纺织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纺织强国的一项战略任务。
品牌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延伸与深化。企业文化需要构筑的是内动力,品牌文化构筑的是市场力,体现在市场的影响力和对消费者的感染力、吸引力。品牌文化是“文化竞争力”的集中反映,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贡献力的核心。优秀的文化理念能够创造出更具人性和文化底蕴的产品,使品牌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提升,从而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回升不稳定、不平衡、不巩固的因素还很多,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所以,加强对产业文化,加强对品牌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共克时艰,进一步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保增长和调结构、产品开发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升纺织行业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全面提升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