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企业家向我提问:公司该不该设立一个买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做买手?应该给买手多大的空间……
随着买手以及买手模式的公司越来越受到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企业家们也开始对“买手”话题趋之若鹜。
其实,买手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早年间百货公司里的采购员、小型服装店的老板们。但严格来说,他们还称不上是真正的买手。
真正的买手是什么?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定义买手的概念:买手就是在最适当的时机,在最适当的地点,将最适合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人。可以说,买手是产业链中的过渡者,是连接设计、销售、品牌和消费者的中间人。好的买手不但可以影响到下游消费者对产品风格的喜好和实际的购买行为,甚至可能逆向影响到品牌的产品和理念。
在国外,买手至少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以上的发展,非常成熟;而在国内,设计师这个职业发展得还不算成熟,专业设计师相对匮乏,能够再转行作买手的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买手?从买手所连接的上下游以及中国买手自身环境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首先,在下游零售企业中,很少有专门设立“买手”这个岗位。如果在和上游的产品提供商谈判时介绍说自己是一个买手,对方可能很难理解。买手在行业内都还不是一个通行的职业。只有当“买手”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概念或话题被人时常说起,而是真正地作为一个岗位,体现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之中时,才代表这个职业正在成熟,而这个岗位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买手其实是一个指标,它的数量、成熟度将会影响到中国的时装周或是时尚发布的成熟度以及前瞻性。但在当下,企业并没有多么的重视买手这个职位。比如,在国内的一些品牌发布会上,坐在第一排的往往是领导,而不是买手,也不是消费者。事实上,像路易斯威登、香奈儿等这些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大品牌,为了跟当下国际市场的年轻群体接轨,会专门请一些非常年轻异类的人群来做发布会的观众,而且是坐在第一排。这说明一场秀代表着时尚文明的进化和产业环境的改善,这些是买手生存的基础。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和企业的成长,一些国内的品牌商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与他们最普遍的“买手”———代理商进行互动:以往一年两次的订货会已经变成四季、六季或是八季;在订货会正式举办之前,先请一些重要的代理商对产品进行挑选,提出意见评价,以确定生产的数量,或再次进行修改。这种互动的比例尽管不大,但也已经开始出现苗头。
其次,从买手自身的生长环境上来说,国内还缺乏专业的培养环境,在国外有专门的买手课程,纺织品学、流行趋势、数据、财务管理这些买手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全部都会被包括在内。几年前,我受邀去服装学院做讲座,跟学生们互动时发现,他们竟然对于当下国际上比较受关注的品牌都很陌生,知识体系仅限于教材上的几个国际顶级设计师,这种与现实脱节的教育让人焦虑,中国很需要完善时尚产业的教育,买手课程的设置就是其中之一。
最后,从消费者需求这一端来看。中国自古是一个农耕民族,讲究“圈子文化”,同一个圈子里的人要有“同一语言”,要求大家在装束上也要尽可能地统一,不鼓励异类。这样的穿衣文化与买手所提供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完全相悖。
总体来看,买手这个职业会越来越成熟。如果有一天别人问你的职业是什么,你只需回答“我是买手”,不需要额外加注补充说明时,中国就有真正的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