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华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等艺术类的招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03年东华大学艺术设计面向全国共招生355名;工程技术大学今年的艺术类专业招生限招312名本科生,人数基本与去年持平。面对每年2000余名的报名人数,近30:1的录取比例,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心态如何?记者走访了东华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
专业门槛高,学生忙“赶场”
记者获悉,东华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两大艺术设计专业中,学生入学学完公共基础课程后再确定专业的学习和方向。工程大招生办还表示,今年的人取标准采用专业和文化考试成绩各占50%的方法,与2002年相比,提高了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要求。东华大学表示,为了方便外地考生,在3月下旬专业考试的前两天,也接受学生的报名。目前,有近2000考生报名。
相对于其他高校,近90:1的人取率“高门槛”,艺术院校的竞争难度真可谓是“干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们不得不“赶场子”、参加各大学艺术专业的考试,以期待较高的“命中率”。工程技术大学服装表演与策划专业学生茅怡钰一2002年游艇模特大赛的冠军得主,也坦言:“我当初也填了东华和工程大这两所大学,因为自己有着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参加多个学校的专业考,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证明和煅炼。”
针对全国性的报考艺术院校热潮,专家叮嘱,报考艺术院校最忌盲目性,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有选择性地报考。
中外合作渐成气候
这几年,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有了规模,国家不但承认其学历,而且有很多还被纳入国家招生计划。
记者赶到地处上海西区的东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李老师告诉记者,2003年东华本科艺术类的招生分为三大类: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服装设计方向及艺术设计类。其中,今年的服装设计类方向开办的是中日合作教育班,2003年被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全日制统一招生计划。最具有特色和吸力的是,中日合作班计划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有日方老师用日语授课,学生从三年级下半学期至四年级的上半学期的这段时间里,就可在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学习。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日语会话能力的同时,也涉及到中外不同的服装设计风格和理念。但在对学生要求通过相关专业考试的基础上,还需参照学生的高考外语成绩。
相比之下,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中法埃菲学院),走的是中法合作办学的教育路线。孙熊副院长介绍说,学校以培养实用型的应用人才为特色,中法埃菲学院去年已招收了三个班级,75个学生,1/3的课程由法国教师执教,加强服装设计中“手工裁剪”的基本功。利用国外服装设计的优秀资源、引进独特的专业管理和培养方案,走“中外合作的教育”模式,这方面,中法埃菲服装学院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艺术类招生为什么“爆棚”
艺术类招生的火爆现象,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我国影视艺术及表演事业蒸蒸日上,服装设计师、模特等职业的“风光无限”,他们不仅是公众心目中的最新接受时尚的偶像,同时还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享受。
对此现象,北京广播学院高鑫教授分析道:目前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和娱乐方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迅猛和卜富的发展,为大众的生活、工作增添厂亮丽的色彩,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成为许多人尊敬和崇拜的偶像,因为他们往往名利双收。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艺术院校的大门,有朝一日成为万人仰慕的明早,艺术院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镀金”的好去处。
另外,众所周知,艺术院校是提前招生,这意味着考生可以多一次考试机会。更具吸引力的是艺术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历来大大低于普通高校的分数线。2002年北京地区艺术院校分数线平均为343分,个别专业最低分数线是206分,这两者都比北京专科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数线360分低很多。并且,每个艺术院校划取录取线还有可能随每年本校专业的需求有适当调整,这种有弹性的招生机制,促使许多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的考生把报考艺术院校作为升学的“曲线救国之路”。
然而,服装设计类每年从近30:1的比例中录取的学生中,最后能成功、成名的往往只有2至3名。专家指出,艺术院校绝不是取得成功的捷径,艺术家成名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渴求一夜成名的机会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只有经过实践、艰苦的学习训练,才能让偶然成为必然。 ( 上海时装报 实习记者 吴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