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全省工业行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比重下滑。统计部门调查显示,去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和服装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6%,比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纺织和服装业特别是家纺产品的优势地位在逐步削弱。而纺织业精英纷纷“孔雀东南飞”,也成为制约我省家纺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值在全国是“小儿科”
从生产企业看,去年我省纺织业和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65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7.1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10%和3.8%。而全国2005年纺织业和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7%和6.5%。2006年,我省纺织业和服装业企业数和增加值仅占全国1.9%和1.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针纺织品销售额仅占全国的2%。其中,针纺织品零售额占全国的2.6%。
企业缺乏品牌意识
我省家纺业生产企业技术相对落后,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跟不上市场需求。大部分家纺产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产品开发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资本运营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低档产品过剩,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偏低,再加上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导致缺乏知名品牌、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家纺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精英流失到江浙
上世纪90年代,在“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政策引导下,我省家纺行业的技术劳动力大量向江浙、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如今,江浙、广东等地的家纺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中高级管理人员是我省输送的。长期的劳务输出使我省家纺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短期内难以弥补,已成为制约家纺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巾多用在我省还很普遍
家纺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的消费门类,尚未被社会公众所认识和接受。其内在的文化、艺术、色彩、流行趋势,以及蕴涵的时尚、保健、美饰、生态、环保等功能,都需要媒体和商家的宣传、引导。在中、小城镇和农村,一家人合用一条毛巾或者一巾多用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这种落后的消费观念和不科学、不卫生的消费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尽快改变。
家纺业应做大、创品牌
专家建议,我省要发挥原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壮大骨干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沿海地区纺织业转移,形成具有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巩固提高>棉纺织产业优势,适度扩大规模,全面推广使用清梳联、高档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扩大紧密纺比重。
来源:安徽市场报 本网责编:Sm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