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穿衣有道”,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探讨如何把衣服穿得漂亮、时尚,而这篇报道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在对待衣着、对待衣物做出有道德的选择。从穿衣这一生活常态中,反衬出我们对自身生活习惯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抱有足够重视的时尚态度。其实,仅从我们所穿的衣物来看,与环保这一全球人类的共同主题也有着紧密联系。据科技部统计显示,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每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商标未摘的“过时”衣服
时尚的浪潮,总是不休不憩地翻滚着。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在无数商家精力包装出来的时尚生活方式以及概念下,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无从谈起理性。为了采写报道,记者随机访问了一些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否盲目采购过衣服和是否了解衣服上过度的消费一样造成环境压力时,被访的人中有八成以上人承认自己常买些并不适合的服装,而九成人对穿衣与环保并未建立起有机联系。
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孙是个时尚女孩,对她来说,最大的爱好就逛街加购物了。当然购物的最主要开支,就是来自于服装方面的消费。她说,如果粗略的估算,按一个月买5件衣服来计算,每年下来买60件衣服,应该没有问题。小孙平日提起看时尚杂志,看到新款的服装发布,就会莫名的兴奋,占有欲刺激着她的消费欲。每到换季时是一次大采购,平日零散的小采购,让她有限的收入几乎全部投入其中,平时还要父母、男友“接济”一些。她承认,自己在衣服上的消费有些疯狂,这几年她扔掉或送人了许多簇新的衣服,有的几乎没有穿过,甚至有的连商标都没有摘掉。她给出的理由是,“难以配搭”其他衣服和“不再喜欢”,还包括“忘记买了这件衣服”、“潮流已过”、“赶不及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小孙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爱打扮的不仅是女人,男人在服装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增长。
服装方面的过度消费,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已经是个世界问题。在香港,香港“地球之友”推动“旧衣回收”活动多年,却发现在回收的旧衣中,平均有5%至10%的旧衣,上面还挂着价钱或牌子名称的“吊牌”﹔意味着这些衣服从未穿过就给丢弃。该会以香港在2003年共回收近2290万件旧衣物来推算,其中可能多达115万至229万件是新衣服。
在英国有人发起了“戒买”行动,倡导购买成衣上瘾的人们停止购买任何衣物一年。认真打理现有的衣物,做到“衣尽其用”。操作的一年当中,绝大多数人不但省掉了一笔不菲的花费,而且也一样能从已有的服装中找到美感和自信。
快餐式服装的环境压力
在追逐时尚、推崇方便的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偏爱售价低廉、频繁淘汰的“快餐式服装”,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近日一份报告指出,“快餐式服装”受宠使人类付出巨大环境代价,这应归咎于消费习惯、认识误区和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原因。
除了那些国际大名牌和名贵的皮草外,其实我们的所穿的衣服是越来越便宜了。许多利用合成材料制作的衣服,成本和价格都要比实际看上去的样子低得很多。于是,很多人在购买衣服的时候认为便宜,常有一种“穿一阵,扔掉也不会可惜”的心理。他们所购买的廉价服装就被称为“快餐式服装”。这些服装淘汰起来似乎不那么令人“心疼”,方便买家紧跟新款,尤其博得追逐潮流的青少年青睐。
据报道,全球消费者每年在服装和纺织品上的开销超过1万亿美元。在许多地方,一件衣服穿几代人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廉价的“快餐式服装”成为穿衣主流。受其影响,英国女性服装销量仅2001年到2005年间就增加了21%,开销达到240亿英镑(470亿美元)。尽管许多人已经对瓶瓶罐罐和纸张的循环使用习以为常,但对旧衣服却通常一扔了之。据统计,英国人每年人均丢弃的衣服和其他纺织品重量为30公斤,只有八分之一的旧衣服被送到慈善机构重复使用。发达国家的现状,让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