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天富服装公司的副经理张学雨犹豫着打开了服装车间的铁锁,拉开沉重的车间铁门:里面的缝纫机器还很新,大跨度的钢梁张扬地支撑着整个车间,相隔不远便有一台崭新的空调挂在墙壁上。技术设计室的招牌最为耀眼,因为这是车间里的惟一一间相对独立的办公室。虽然生产车间没有大企业的豪华和庞大,但绝对称得上整洁、规范。车间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工人,张学雨敲打机器的回声在空气中荡漾。
小企业赔本干了半年
张学雨原来经营食品,两年前与合伙人开了这家服装加工公司。当时小食品经营越来越难,有朋友介绍说可以搞服装加工,主要是为外贸企业按定单加工出口服装,并为他们介绍了一位福建的服装出口商。有着这样的经营背景,怀着挣“外快”的憧憬,没有犹豫,没有考察,张学雨与合伙人就上马了这个项目。
“其实,当时就有困难的苗头了,可惜没在意。建厂之初,大约需要1000名工人,把周围村庄没有工作的女工几乎都笼络了进来还是不够,后来又号召女工们把在外地打工的姐妹请回来一部分,才勉强完成了招工名额。”张学雨说,“现在农村也没闲人,想从其他厂里挖人就得支付更高的工资。虽然招工时提高了工资承诺,但幅度不大,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主要原因是工人的工资普遍提高了,服装厂也付不起更高的工资。”
以一抵百的支出还在后面,他们从福建聘请了两名服装设计技术人员,两人的工资一年是60万元。“说实话,现在菏泽也开放了很多,对于高额的技术支出也没觉得心疼,只要我们赚了钱,就不怕给别人钱嘛!而且,服装技师都在南方,当地也聘请不到。”
“既然一切都安排妥当,车间里怎么没人呢?”面对疑问,张学雨笑了起来:“不挣钱呗!”
据张学雨介绍,服装厂开工以来,福建出口商就一直把价钱压得很低。在第一年,还有些微薄的利润。到后来,出口商干脆把价钱压到成本以下,为了维持生产,他们赔本干了半年。目前核算下来,大约损失了200万元。
“撑不下去了,”张学雨说,“工厂从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出口商压低价格也是受政策和国际市场影响,是无奈之举。我们生产的服装全部出口美国,美国的需求有所降低,美元不断贬值,只有压低价格才有竞争力,而我们的成本却在不断上涨。别的不说,仅两名技术设计人员的工资就很难按月支付了。南方人远道而来,最怕欠工资,晚发一天他们就不高兴,晚发一周他们就停工。”张学雨无奈地摇摇头。
更大压力来自外部需求放缓
3个月前,张学雨他们把工厂及设备租了出去,新厂商主要是在国内做服装生意,受大环境的影响较小。“别人能转变经营方式,但我们转不了。”张学雨遗憾地说,“我们从来没有搞过服装,对市场和销售渠道一窍不通,没办法,租给别人吧。”目前,他们正等待客户入驻。
据报道,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上升,在东莞,一些纺织企业已经出现了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
光大证券研究员李婕认为,尽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但上调2个百分点只是部分抵消了行业内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的压力而已。
李婕表示,除了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的压力之外,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外部需求的放缓,这才是决定行业趋势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