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就要来了。”2006年的某一天,杉杉企业实际控制人郑永刚在观澜湖球场邂逅一位跨国公司高管,他提及这个话题。
彼时,正是中国股市最为疯狂的时刻,这种狂热,蒙蔽了大多数人的眼睛。人们笑他杞人忧天。郑永刚随后悠悠说出五个观点。在场的人开始陷入沉默。稍顷,人们承认,他的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而此刻,也正是杉杉在坚持服装主业10年以后,再进入多元化的第七年。7年当中,杉杉的身份悄然改变。
杉杉已经不再只是“穿着西装”的杉杉。2004年8月,杉杉投资控股公司成立,其名下包括数十个企业,有全资、控股、参股和无形资产(品牌)托权管理等诸多存在方式。
从单一品牌的运作,到进入产业投资领域,这让郑永刚练就了一种本领,即常常能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中,敏锐地觉察到温度的变化,从而作出调整。
这也正是他能够敏锐预测到“冬天来了”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年专注
1989年,31岁的郑永刚接受宁波甬港服装厂。这个院子里种着三棵杉树的工厂,就是后来的杉杉的雏形。
那时候,不只是消费者不懂什么是品牌,连企业的经营者,也不知道什么是品牌。郑永刚上任后,很快就注册了“杉杉”品牌。随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杉杉的广告。
超前的举动背后,是杉杉长期以来为欧美企业做加工积累的经验。再加上随后建立起来的市场销售体系,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杉杉的品牌开始为人们所知。
1996年,杉杉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不缺钱的杉杉,为什么要上市?郑永刚的解释是,他发现,上市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再上一个台阶有好处。“武断”,郑永刚这样评价当时的自己。
不过尽管人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但一旦其决策最后获得成功,怀疑也就消失了。
1997年,杉杉推出“三名工程”,即“名牌、名师、名企”,将设计师与企业的品牌、与企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特色服务消费者,杉杉成为最早以“设计化品牌”开始代替“工业化品牌”的中国服装企业之一。
1999年,杉杉在进行了一系列渠道改革之后,失去了连续7年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位置。郑永刚却没有感到心痛,相反,他有一种从没有过的轻松。
被变革的,是杉杉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设计、生产、销售全部由自己来经营,产得快、推得广、卖得多。
而实际的情况则可能是,分公司内部库存积压严重,实际销售额并不乐观。营销渠道变革就此展开。裁减营销人员,撤掉分公司,以特许加盟方式建立网络,同时不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服装的生产加工领域。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杉杉不负责生产与销售,而仅仅负责品牌的核心运作、推广和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