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宏观经济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相关政策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市场需求减缓、人民币加速升值、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矛盾交织在一起,对行业发展影响空前,整个行业可谓负重前行。广大服装企业为了化解诸多不利因素导致的利润摊薄,纷纷在产品结构调整、品牌打造、渠道拓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费用控制能力、高效节约等方面做文章,以产业创新、调整和提升保持了全省服装行业在压力中调整、前进的态势。
一、2008年全省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产量增长趋缓,产销基本平衡
2008年全省服装总产量比上年增长8.14%、增幅比上年下降1.66个百分点;在服装大类中,羽绒服比上年下降24.61%,其他各类均比上年增长,西服、衬衫、儿童服装、针织服装分别比上年增长9.86%、51.79%、4.56%、10.85%;产销基本平衡,累计产销率达98%以上,我省服装大类中的梭织服装占全国24.16%,比上年上升1.35个百分点,西服及西服套装占全国的24.07%、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羽绒服装占全国40.64%,比上年下降3.68个百分点,以上产品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位居全国第二位的是衬衫占全国23.47%,比上年上升8.35个百分点;
2.出口增幅回落,但继续保持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2008年我省服装出口173.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5%,与上年16.69%的增长率相比回落0.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服装出口7.99%的增幅8.26个百分点;2008年我省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57.31%,高于上年56.65%的比重0.66个百分点。
3.强化新品研发、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结构取得重要进展
2008年我省服装广大企业面对重重压力和困难,采取了产品制造中提升设计元素、强化新品研发、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结构等措施取得了出口业绩的稳定和增长,一批服装名牌在内销市场拓展中以质优款新和相对完善的销售网络,使销售量和销售额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还有一批中小服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资金不足、渠道不畅等不利因素,实行差别化发展策略。以市场定位差别化,供货快速和适销对路取得市场份额。以产品结构差别化,着力研究开发价格适中、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给企业找到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以发展方式差别化,参与协作化生产,形成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生产特色。成为推动行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动力。
4.实施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为核心的名牌战略取得重要成果
面临不断变化的2008年经济形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省服装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着力于单纯加工向品牌经营转变,贯彻实施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为核心的名牌战略,使一批又一批的企业走上了创品牌、拓市场的快车道。波司登、红豆、雅鹿等一批中国服装名牌继续在市场上引领时尚潮流,劲草、宜禾等一批市场好、影响大的服装名牌已成为我省服装品牌队伍里的中坚力量,更可喜的是玮尼维希、百芙伦、伊丽贝得等一批新锐服装品牌茁壮成长。2008年我省国家名牌、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的服装销售量已占其内销总量的35%以上,羽绒服继续在全国处于占半壁江山地位,衬衫和T恤的销售业绩也相当突出,名列全国同品牌销售前茅。
5.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了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近二十个服装产业集群迎难而上,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链体系、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有的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品牌的特色,常熟古里镇、虞山镇、梅李镇等特色名镇着力发展、提升一批产品品牌、重点产品、通过搭建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咨询、组织、协调服务,解决影响发展的融资、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使集群经济得以加快发展,并逐步营造区域品牌形象的浓郁氛围。吴江市盛泽、震泽、桃源三个特色名镇提出了以升级制造、推进区域品牌为重点,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的新目标,拉长特色产业链,努力早日实现服装大镇向服装强镇的跨越。经过近年来各地根据地区条件发展产业集群的特征看,常熟等地主要以名牌产品为特色、产品与市场紧密结合、中小城镇为载体。吴江等地主要以中小服装企业为依托,产业配套较完整、市场信息反映敏锐为特色、生产制造与品牌创建相结合为主体。金坛等地以外向型为特色、出口服装生产企业为主体。全省服装行业不同特色的集群地在新的变化形势下,正在朝着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向迈进,据初步测算,我省各地服装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占所在地的份额继续保持在40%--60%,较好地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二、2009年服装行业面临的环境
1.纺织服装出口市场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2009年服装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需求制约。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各国经济将继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购买力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欧盟和美国消费信心指数已跌至16年来的最低点,我国服装业的过大产能将进一步经受出口寒流的严重打击。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不会超过0.9%,而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则会陷入零增长甚至衰退,从而使居民消费增长停滞乃至萎缩,世界经济超预期的深度下滑从总体而言,已经导致25年来全球贸易的首次萎缩,同时,2009年服装出口还面临更为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以上情况将对中国服装出口带来超预期的深度打击,意味着我国出口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需求约束,不仅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需求会出现萎缩,俄罗斯、南美等新兴市场需求也将呈现一定下降趋势。
2.服装内销市场面临严峻的压力与困难
2009年内销市场面临的压力与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衰退。国内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在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基本福利体系没有建立以前,在经济下滑、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不敢消费、无力消费是普遍存在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出口受阻产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2009年国内服装供过于求态势还在继续加剧,价格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但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需的旺盛将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并将继续成为行业未来几年抵御其他负面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3.服装产业安全继续受到重大威胁
我国服装过大的产能面对国际经济寒流显得特别的残酷,形成了对产业安全的重大威胁。产业安全受到威胁与行业自身的问题紧密相关,好多问题早已存在,但并未从对产业安全重大威胁的高度去认识、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是低水平生产能力的快速膨胀,依靠粗放型的、大量原材料消耗、以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矛盾已经相当突出;二是国内消费市场开发不足,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外销市场发展。外销生产以贴牌加工形式为主,始终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付出的是日益上升的生产成本和宝贵的自然资源,面对的是不断加剧的贸易壁垒和贸易纠纷,换取的是国际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效益。内销市场开发不足,高档市场几乎由国外品牌把持,中低档产品走向产大于销的价格竞争,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外销市场发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面对国际经济危机的重大打击,我国服装行业已经走到了必须高度重视产业安全问题的地步,这是别无选择的。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强调以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这是产业健康发展,确保产业安全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抓住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彻底摒弃扩充产能、低价竞争的老路,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继续巩固国外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形成新的亮点。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产业安全协调起来,从产业安全的高度发展企业,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把应对这场危机的适应性调整变成加快纺织工业发展的主动调整。
三、2009年服装行业发展思路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省服装业既要立足当前、应对挑战、保持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着眼长远、强筋壮骨、提升行业经济整体竞争力。要立足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服装业持续快速发展;要突出自主创新,促进服装业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要重点创建一批知名品牌,重点打造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的目标。
我省服装行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抓生产、拓市场、控成本、保运行为重点,积极化解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千方百计拓展市场需求,大力开拓内需市场,积极稳定外需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使培育新增长点的过程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针对当前服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及今后的任务,我省服装行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第一、正确判断形势,树立信心,积极应对。
近一段时期以来,纺织服装出口方面的利空不断,对行业的发展和出口运行普遍不是很乐观。形势的确是严峻的,但我们也要对形势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我们应该看到,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国家去年以来利好政策频频出手、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更是促进服装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巨大的服装消费市场是我省服装业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包括我省在内的我国服装工业已拥有了一定的克服困难的产业基础。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尽管贸易保护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服装的出口,但中国占世界服装贸易量的1/4,产业链完整,产品质量上乘,品种档次齐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从国内供应方面看,近几年来,我国服装行业经历了风雨洗礼、克服了重重阻力、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规模效益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显示出较强的竞争能力。国家近期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必将对拉动服装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从长远看,更是对产业的发展有利,并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升级,而且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积极采取措施,主动进行调整。整体而言,服装出口和内销需求还在,机遇没有丧失,发展还是“主旋律”。对我们的服装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树立信心、调整思路、积极应对。
第二抓紧结构调整,走科技创新和品牌之路。
从去年8月到今年以来,国家又调整提高了服装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相对稳定,目的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就要求服装行业在稳定出口的同时,逐步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创造能力的竞争,进而转变增长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另一方面是走品牌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要有巨大的投入,却是提高服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方向。从我省服装行业发展的现状看,调整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企业应该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鼓励扶持政策,加快先进设备引进,加紧实施品牌战略,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推行品牌战略。主要体现在依靠加大先进的技术装备比重和加大研发能力,不断在产品性能、功能、品位方面推陈出新,并能在时尚潮流中抢先一步,从而获得创新附加值。要加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以法治和行业自律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一方面要在全行业推广普及先进技术,执行先进标准,加快人才培训,繁荣设计文化,致力于行业性技术升级,构筑行业创新的基础;一方面要促进和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要提高骨干和成长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依靠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要在全行业提倡原创精神,推行品牌战略。我们江苏是一个“服装大省”。但还不是一个“品牌大省”。知名品牌过少是江苏服装业的一大弱点。国内市场上品牌的集中度不够,江苏服装行业要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有自己的名牌。借助品牌可以形成具有无限活力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是牢固树立抓质量求生存、创名牌求发展的理念,培育创建名牌的内生动力机制,积极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二是坚持品牌经营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水平。三是提升品牌的文化和艺术含量。充分汲取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加强服装设计的创新力度,提高服装产品附加值。创建服装名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大力扶持,努力营造适宜名牌产品成长的社会氛围。四是充分利用江苏国际服装节这个平台,积极开展“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争创“江苏名牌”活动。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推进服装企业快速发展,提升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加快提升行业竞争能力。
当前,要根据我省服装要素比较优势以及国内外服装产品市场消费结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加快建立完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并能充分发挥自身要素优势的服装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服装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一是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要结合我省服装业实际,以产品为龙头,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搞好专业化协作配套,构建和完善休闲服、羽绒服、西服、衬衫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产业链。二是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现有优势企业要善于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形成有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要针对以服装为龙头的整个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提升竞争能力。三是加大推进产业集聚的力度。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服装产业的集群优势和创新能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联动开发、南北呼应、滚动发展,创建一批名牌主导、主业突出、分工协作、配套完整的服装产业集群。要克服产业集群多而不强、聚而不优、专而不精等问题,推动产业集群由纯粹生产型向品牌经营转变,以打造区域品牌为目标,搞好服装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建设,全方位提高服装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四,大力促进服装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广大服装企业要苦练“内功”,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从共性技术研究、质量标准检测、信息网络化、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加大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促进服装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提高对全球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细分能力。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纺织服装业由于分布范围广、产业链长、就业人数多,决定了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不一,需求数量大。我省纺织服装行业不仅一线熟练工人缺口大,而且设计、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营造人才培育机制,着力培养一支水平高、创意新的设计师队伍,建设一支懂市场、善管理的经营队伍。三是加快市场培育。要针对不同消费特点,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要选择一些政局稳定、文化包容、投资环境规范、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市场开发,避免对单一市场形成过分依赖。在国内市场开发方面,要加快新品研发,保证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适应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第五、提升协会为产业升级服务水平。一要做好面向市场的企业服务。
进一步组织企业有选择地参加省内外、国内外有关服装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和贸易洽谈工作,做好服务于企业横向经济技术合作和品牌企业与商业之间、企校之间的协调推进。拟组织面料企业与服装企业、品牌企业与商贸企业供需洽谈会,为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合作,厂校之间人才资源配置、面辅料开发应用、产供销衔接等方面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二要做好提高行业素质的服务。
(1)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专题知识讲座和发展论坛,使企业在当前日益变化的形势下,启动发展思维,跟踪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最先进的技术信息,开阔国际视野,拓展交流服务。
(2)继续组织有关企业负责人、设计人员赴国外和境外进行品牌、市场调研和设计考察活动,参加有关国际商贸活动。对在营销、流行信息、委托加工能力、品牌引进、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与国际企业间、机构间的咨询服务。三要做好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服务。搞好行业调研,做好企业创牌、集群提升、现代化管理推行的培训;为企业创牌、拓展市场做好咨询、策划等方面的服务;努力多了解企业的要求和需要,多向政府呼吁,争取在有关政策方面向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多倾斜,支持骨干企业上好路、起好步,顺利进入国内外贸易大市场,提升江苏服装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