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冬的威胁。在博鳌亚洲论坛“危机中求发展:企业过冬的战略选择”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己“过冬”的路径。政府和企业应该继续加强沟通、双管齐下,共同应对危机。
政府应更尽力为企业服务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李荣融指出,企业能不能搞好,与所有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些规律包括: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因此,政府应该设身处地为企业考虑,在危机面前更应该为企业服务好。
李荣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报告了一个好消息,3月份中央企业的指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今年3月份跟2月份相比利润增长了将近86%。他进一步认为中央企业过冬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得到了反映,但是还是谨慎乐观。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政府在引导企业度过危机的作用不容小视。今后的政府主管部门,要侧重于宏观的调控,政府服务好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好市场经济的规则,与此同时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医疗改革等关乎人民民生、企业命运的问题。
危机面前企业生存是第一位
首先,应推进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多元化”曾经是许多企业的制胜法宝,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争议。目前,中国很多产业是重复、分散、落后,呈现出结构性低效率。一些企业主业不突出、辅业占用了大量资源;有些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还没有改变;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背上了包袱。提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客观上需要经过一轮并购重组过程,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在此次论坛上表示,企业在严冬中可以选择“冬眠”:应减少投资、削减员工、回到企业核心的业务是“过冬”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冬天”很长,“冬眠”的企业可能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冬眠”是企业“过冬”最后一个选择的方法。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论坛上指出,企业在应对危机时应收缩业务到核心上来。企业做事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不是光有钱就能解决的。目前形势下,既为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会,也是收缩战线、优化经营结构的有利时机。通过并购,使有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做强,另一方面对困难企业的投资者也是减少损失的一种解脱。因为这家企业的辅业可能就是另外企业的主业,通过剥离、收购、重组将充分激发存量资产的活力。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企业要获得银行的“青睐”,首先需要企业自身加强公司治理的建设,集中“拳头”在自己的主业上。
中国已经有了较强的产业基础,如果把度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转化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会,使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中国产业和企业就将成为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的一个赢家。
其次,企业应实施技术追赶战略,再造竞争优势。中国很多产业和企业是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起步的。这种发展模式的门槛比较低,依赖大量的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以及大量资本、劳动力投入,可以较快地实现经济增长。这往往是经济起飞阶段必然的选择,但不是中国工业化的目标。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低端制造业的不可持续性将越来越明显,企业必须及时转变增长方式。中国很多企业选择了“冬泳”。“危机爆发后,有些英国和日本机构购买了华尔街破产的机构,有些中国企业对资源性行业进行投资”。但是魏家福指出,“冬泳”也很危险,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判断力,“冬泳”的人可能会被冻死。所以“冬泳”的企业只属于一般的战略。
魏家福比较赞成“冬训”过冬的方式,企业也应该把冬训作为企业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危机中我们要做很多训练,包括风险管理体系等,锻炼好内功,对企业定位做更多思考。机会只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企业。能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就是创新:看谁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创造公司新的增长点,再造竞争优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也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和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已经成为“倒逼”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1次提到创新,并指出“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