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2009年1~5月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形势展望报告。报告指出,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已经从今年1~2月的低谷逐步恢复,多项指标表明纺织业开始“企稳回升”。 如何理性辩证地看待“回暖迹象”?如何抓住“回暖迹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连线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进行深度解读,以捕捉数据背后的产业运行规律
信号1 生产增速持续回升 信号2 出口总额仍呈负增长 关键数据:11.13% 出口仍处于负增长状态,但在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1~5月,由于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604.2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1.1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6.44个百分点,累计降幅较1~4月扩大了0.97个百分点。但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在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1~5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在美国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提高了3.75个百分点;行业贸易顺差同比扩大11.58%,出口竞争力系数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 孙淮滨解读:出口总额仍处负增长状态,表明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但是如果没有国家持续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出台,负增长的局面仍将进一步恶化。应当看到,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降幅为10%,已经大大低于全国其他产业的降幅。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市场需求在下降,但中国纺织工业在整个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巩固,整体仍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信号3 内销产值回升 关键数据:9.42% 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内销产值10532.47亿元,同比增长9.42%,较2月底增速回升了2.79个百分点,行业内销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77.07%提高到了80.03%,内需对行业稳定回升的第一拉动作用不断加强。 孙淮滨解读:内销比重增长,正在通过国内市场容量的扩大来得以消化。内需作为行业发展支撑点的意义更加突出。另外,不能否认的是,外销型企业转战内需市场,同时也给国内品牌的定价体系与赢利能力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内销比重提升的积极意义也非常明显,这也是中国纺织工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最有力的特色之一:世界级庞大的内销市场就在中国。它让中国纺织工业在金融危机面前,拥有了更多回旋的余地与空间。
信号4 运行质效改善 关键数据:5.06% 运行质效有所改善。1~5月,规模以上全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8.86%,比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速高2.9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432.48亿元,同比下降了0.14%,较今年1~2月的降幅收窄10.87个百分点,其中3~5月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提高5.06%。 孙淮滨解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技术改造的成效因素,也有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同时也蕴含着人员减少的客观背景。利润率的增长虽然没有改变负增长的局面,但与年初相比已经明显收窄。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同时也蕴含着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原料的成本压力、市场与价格体系的压力仍很大,企业在可持续赢利能力上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
信号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关键数据:5.70% 投资扭转负增长局面。1~5月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69.29亿元,同比增长5.7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1.12个百分点,但较1~4月加快了4.09个百分点。 孙淮滨解读:投资的增长表示行业信心开始有所回升。但是,这种扭转的幅度仍然远远低于全社会投资的增幅,这有待于信心进一步恢复。另外,信贷规模听上去是“天文数据”,但宽松货币政策向中小企业“阳光普照”的程度依然不够,执行落地还有很大空间。这也从客观上导致了我们的纺机行业由于投资低度增长,仍然处在市场冷淡、销售低迷的局面。
信号6 企业经营者预期好转 关键数据:87% 企业经营者预期有所好转。根据对全国173户企业的跟踪调查,87%的企业预计下半年产品订单(内外销)与年初相比持平或增长。33%的企业经营状况预期趋好,样本企业总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孙淮滨解读:这是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样本企业分析的判断,通过微观、真实的产业调研,以弥补行业宏观数据来源不足作出的初步探索。样本企业虽然不是很多,但很具代表性和参考价值。规模以上70%的企业可能谈不上经营有所好转。但是优势企业仍然凸显出明显的优势,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主体。它们无疑是产业发展的“脊梁”和纺织工业从危机中复苏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2009年1~5月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数据来看,行业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明显态势。庞大的内销市场令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消极后遗症面前,拥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与空间。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目前行业回暖的基础并不牢固,且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存在着外部与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乏长期积累的因素。因此,在保增长的同时,应当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争取将稳步回升稳定在一个持续的局面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