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饱受反倾销困扰的中国出口行业来说,“出口第一”的招牌,加上被不断诟病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壁垒。
事实上,出口总值第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出口产品的构成和附加值的多寡,可能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中国的出口仍以大量的鞋帽玩具产品和贴牌生产为主。 另外,中国的贸易还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增加值还较低。加工贸易每出口一美元,出口增加值大概只有20美分左右。
一个关于iPod 产业链的经典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价值150美元的iPod里,中国出口增加值只有几个美元,但是由于中国出口的是最终产品,这150美元的iPod却都算到了中国出口总额里。而德国的出口跟中国有质的不同。其主要是以机电和机械产品为主,有世界上最高的技术和科技含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中国的这个“第一”不仅“含金量不高”,而且还会“赚了吆喝,赔了买卖”。
这个“第一”,对于出口商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加严峻的外贸形势。世贸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已是深受各国反倾销之难的国家。在2008一年里,世界上34% 的反倾销案是针对中国的。
事情的确在起变化。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已经启动了一轮接一轮的反倾销调查,更意味深长的是,之前总是习惯性“不了了之”的反倾销调查,现在却总是会被加上一个沉重的尾巴——惩罚性关税。尽管包括很多美国学者在内的经济学家们都认为这种调查是一个“双输”的游戏,但事实上,在主流经济学界,很多赞同贸易保护的观点已经开始逐渐走到聚光灯下。
以研究国际贸易著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最近在《纽约时报》的专栏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贸易的文章。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克鲁格曼认为,中国的重商主义导致的出口盈余已经造成了全球的“哀鸿遍野”,并说这种政策是“掠夺性”的。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克鲁格曼作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他指出,中国的贸易顺差在未来的5年内将达到世界总体GDP的0.9%左右,换句话说,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将承受着相当于世界GDP0.9%左右的“损失”,这也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将失去相应的收入,如果认为这些“收入”所对应的乘数为1.5的话,这表示世界其他国家将失去1.4%(1.5乘以0.9)的GDP。同时,他假设美国在这个过程中与世界其他国家受到的冲击相同,如果简单认为1%的GDP相当于100万份工作的话,美国将会因此失去140万份工作。事实上,克鲁格曼粗略计算的GDP“损失”可能对于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并不具有明显的说服力,但一旦牵涉到“140万份工作的流失”,相信任何民选总统也会坐不住的。
无独有偶,另外一位“保罗”——已故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2004年的一篇旧作也被很多人翻了出来,这篇学术文章用了简单的数学模型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假设两个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不同领域发展,并向对方出口自己的产品,最终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也符合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但问题出现了,如果一个国家不满足于仅生产本来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说,中国在生产玩具外,也通过努力发展自己本身不具备优势的新能源产业,并能逐渐追上美国在这一行业的优势,那么对于具有新能源产业“比较优势”的美国来说,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呢?萨缪尔森的结论是,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将会受到“无法修复”的打击,从而永远减少美国人的在这一行业的就业水平。
上述的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事实上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一种修正和颠覆,也让很多人更怀疑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也为美欧现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也相信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学者们还将会前赴后继地为这一议题添砖加瓦。一旦这些议题发酵而成为政客的辩论依据,在实际政策制订中,中国又将会像1980年代的日本一样,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战。
然而,不断紧绷的贸易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复苏也会带来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又与八十年代的日本不同,贸易壁垒和贸易战会打乱东亚贸易分工和减少东亚之间的区域贸易,从而导致全球贸易额的下降,世界经济将会面临再次下滑的风险。同时,中国也会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美国国债,这意味着美元汇率将面临急剧下滑风险,基于美元与大宗商品的紧密“负相关关系”,大宗商品价格将可能大幅上升,从而导致全球性的通胀风险。对于美国来说,通胀上升的同时,经济并没有出现增长,这将导致“滞涨”, 美联储将不得不提早加息,这对本身已经步履沉重的美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更加沉重的打击。同时,美国经济无法恢复,也意味着世界经济面临着再次衰退。对于人民币来说,这一切却很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将以比想像中更快的速度升值。
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应对目前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局面,最重要的仍然是调整经济结构,以保证中国经济能够在未来的3到5年内实现“再平衡”,同时,中国要使要素市场的发展更加合理化,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并减少出口补贴,保证出口和内需的平衡。
而为了避免“美元陷阱”,中国需要将外汇储备多元化,并努力将外汇储备转化为资源和大宗商品,同时,加快资本输出,保证经常项目账户和资本项目账户的平衡,使中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然而,一项更重要但往往被忽略的工作却是,中国也需要占领世界“舆论高地”,与所谓的经济大师们辩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