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那一万多件衣服晾满整个工厂空地的“壮观”一幕,泉州某布业公司副总经理刘先生只能苦笑着摇头。
事情发生在不久前。该布业公司与一家品牌服装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提供给对方一批面料产品。“但由于我们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对方在使用面料时,没有向我们进行咨询,结果后处理方式不当,采用该面料的系列衣服全都跑了色。最后,我们不得不帮助他们将所有受损衣服进行重新洗涤晾干,重新引导他们进行后整理处理。当时,整个系列一万多件衣服飘满了整个厂。”刘先生介绍道。
这次事件让刘先生所在的公司损失不少,也让其看清了当前品牌服装企业与面料供应商之间简单买卖合作模式的弊端。于是,该公司开始着手寻求与客户企业之间更深入的合作机会,尝试提前介入品牌服装客户企业的设计过程,从面料使用的角度为客户企业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
事实上,随着市场对于服装产品的要求不仅限于款式设计之后,泉州品牌服装企业与面料供应商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买卖交易。包括台隆布业、联邦三禾、龙峰纺织科技、向兴等多家泉州面料龙头企业与品牌客户的合作形式已经越来越深入,并尝试与品牌服装设计师直接对话,介入品牌服装的设计过程。这种趋势在今年全面显性化。
尴尬
被损坏的功能面料
上述同行遭遇的合作尴尬对于台隆布业来说并不陌生。该公司在这两年来与品牌服装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产生过不少“趣事”,令人记忆犹新,也让该公司长了不少经验。
“比如,有家合作企业的设计师推出了一款拼接设计,用尼龙面料与另外一种面料拼接,殊不知这两款面料若拼接在一起,后整理时会出现移色。再比如,有些设计师为追求流行趋势,喜欢用荧光染料,却不知该染料对面料要求极高。”台隆布业副总经理刘志顺苦笑着回忆道,“太多的设计师过于关注款式,却忽视了面料的使用需得当。”
类似于此的趣事在面料行业并不少见。龙峰纺织科技也曾遇到一位品牌大客户在下单时弄错了原料成分,结果协调许久才解决问题,延误了不少时间;联邦三禾也曾遇到客户企业将原本用于贴身内衣的面料制成外衣,白白浪费了面料吸湿排汗的功能性;此外,还有许多被品牌服装企业忽视的问题,如荧光染色不稳定,纯棉面料不硬挺……
“其实,许多面料在使用前进行测试时,各项指标都是符合的,但如果在后整理、水洗时的方式不正确,功能性将会减弱甚至丧失。而大多数品牌服装企业在设计时却忽视了这些。”龙峰纺织科技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吴秀建表示。
而这种弊端在中小品牌服装企业中尤为明显。“目前,大多数品牌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设计师多数还是出去采购样衣,模仿学习,然后绘图,仅标注需要什么颜色,并没有很详细描述需要什么材质和功能的面料,之后,采购部会去采购几种布样回来供设计师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采购人员通常是老板的亲戚,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懂织物面料。设计师对于面料的使用不够重视,加上采购人员的不专业,最后不意外地会出现许多问题。”石狮某中型服装企业副总经理陈先生无奈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