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007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就要开幕了。业内外人士也由此把目光转向了青岛。
青岛的纺织服装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青岛市长期使用的一张名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纺织业一直有“上青天”的说法,“上青天”是对中国当时的“三大纺织工业基地”——上海、青岛和天津的简称。近来,青岛市有关部门表示,青岛要大力发展服装产业,重戴“上青天”桂冠。
近几年来也涌现出了绮丽、即发、红领、巴龙、华金、一诺、好事中等服装名品牌,但是,与南方的深圳、宁波、温州等城市相比较,仍有不少差距。这种差距首先表现在数字上。
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757户,2006年青岛市服装行业总产值200多亿元,服装年产量以超过了6亿件,其中大部分服装企业在做外贸出口。近几年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的泉州市却拥有纺织服装企业近10000家?年产值700多亿元?总量占福建80%?全国的10%。而绍兴工业销售10亿元以上的企业就达到19家。
在青岛,除了即发是中国驰名商标、红领是中国名牌外,至今尚未出现更多的全国知名品牌。
那么,是什么影响青岛服装产业的发展,青岛如何才能重戴“上青天”桂冠呢?
贴牌加工成为产业主流
青岛跟大连一样,海上、陆上交通非常便捷,并且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一向发达的青岛服装产业无疑成了这些国家代工的最佳选择对象,为国外客户加工的产品比重自然就比较大。根据山东省有关部门统计,青岛服装企业以代工的形式出口到韩国的服装占了该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有关人士认为,青岛服装企业存在这样一个通病:过于注重实利,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危机感,今天如有钱赚就一般不会去考虑明天。所以,很多企业在手头有OEM单生产的时候,就根本不愿意重点去培育内销市场。在批发市场还有利可图的时候,也不会去考虑打造品牌。由于大部分企业仅从事代加工而难以出现成批量的品牌企业,就无法形成集团规模化的联动和聚集效应,更无法在国内形成区域整体品牌和声势。
再者,由于代工形式的存在,造成了研发、人才等几个环节的薄弱。青岛市纺织服装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低成本优势,技术进步缓慢,装备技术落后,特别是印染、后整理技术能力低,紧密纺和液氨后整理等先进设备还是空白,导致质量、品牌创新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不高。有关数字显示,青岛市纺织服装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处于较低水平,新产品产值率仅为9.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只有5%,多数企业尚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设计师队伍。
产业链不太完整
“青岛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显然还不够完善,纺、织、染、整不配套,甚至部分环节已经出现了断链现象”。青岛服装协会秘书长李明超曾经表示,服装产业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而这些链是环环相扣的,只要其中的一个链条断了,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影响。
陈先生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他介绍,他平均每月都要花上几天时间从南方采购布料,然后运输到烟台莱州一家印染厂进行印染,然后再运回工厂加工,最后加工产品出口。陈先生所在的企业只是青岛纺织服装企业的一个缩影,在记者采访调查的几家企业中,与他一样,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行业发展层面上的同一个问题——“断链”,有的说:“服装加工的必须辅料之一——纽扣,我们都依靠南方的企业供货”。
因为产业链的不完整,青岛纺织尤其是服装必须比同行业的竞争者付出更多。根据某些企业提供的说法,国外客户对于面料的要求非常严格,多数指定的面料,青岛的本地企业都不能生产,只有多花些运费从江苏和浙江等地进货,“其中的关键应该是技术和设备上的问题,我们的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受设备的局限,只能生产一些普通规格的布料,生产不出人家那些有科技含量和手感好的原布,我们面料的质量、价格、花色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时装周助力产业振兴
为扶持纺织服装行业重戴“上青天”的桂冠,青岛市政府和企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了许多的办法。
青岛市时装周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青岛的纺织服装要再“上青天”,这是青岛市委、市政府下的决心。青岛是一个品牌城市。青岛的服装企业非常渴望自己的品牌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市场名牌。“时装周”的举办,就是要打造一个品牌展示平台,让企业的品牌得到大的提升。
青岛市服装协会秘书长李明超也在撰文中指出了详尽的发展思路,即,“继续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导向,实施品牌带动、产业集群、民营经济三大战略。”首先是以即发集团为重点,围绕针织内衣外衣化、个性化、时尚化,开发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新型高档针织外衣面料。以名牌精品服装为龙头,带动面料、染整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打造出口基地。还要以青岛胶南王台纺织机名镇为基地,以青岛宏大、星火、东佳、环球等重点纺织机械企业为龙头,加强国际同行交流,加快纺织机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步伐,迅速提高国产纺机设备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实力。
“专业化是中小服装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选择,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要往品牌经营上挤,因为一个市场上能容纳的品牌是非常有限的,与其和别人争得你死我活,不如找到自己最强的一个方面,全力发展,同样也是前途广阔。”一位专家这样说。
据了解,青岛已经把女装的发展作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把做大做强女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作为服装工作的重点。经过几年的试验,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外销也是青岛中小服装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优良途径。“因为国外诚信体系健全,资金回笼快,非常便于上规模。”这位专家说。
来源:服装时报
本网责编:Fl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