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曾分析,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在中国,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去“苦求”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就是非理性消费的表现。
今年春节,无双(化名)托人从法国带回一只LV的经典包包,兴奋不已。拎着新包包上班,无双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一到办公室就用袋子把包包装好,生怕弄脏。遇到下雨,宁可自己淋湿,也不让雨水打到包包。一天,无双因为路滑摔了个“四脚朝天”,当老公关心地问起“人有没有事?”时,无双却气急败坏地说:“人有什么事啊,当然是包包要紧啊!”
说完这句话,无双自觉有点“走火入魔”,忍不住自嘲:“我拎的不是一只LV,而是一颗炸弹!”
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曾分析,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在中国,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去“苦求”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就是非理性消费的表现。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毛洪京说,非理性消费的后果,很可能导致使用奢侈品时的不理性状态,这种不理性发展到后来的结果就是病态。
如果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牌迷,你是否该自问一声:我在病态消费奢侈品吗?
1、奢侈品消费众生相
Lisa是某学校的行政工作人员,收入水平中等。Lisa对奢侈品很有好感,但称不上迷恋。每隔一两年,Lisa会拿出一笔购物基金”,去商场购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奢侈品,或是LV的经典包包,或是一副迷人的太阳眼镜,犒劳自己的辛勤劳动。
和Lisa相比,叶小姐似乎就没有这么理性了。自从三年前迈出奢侈品消费第一步后,她对奢侈品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年都要购买一两件大牌产品,眼下,家里的奢侈包包已经堆积了三四个,但每当有自己钟爱的款式上市,叶小姐依然会忍不住消费。尽管每年在奢侈品购物上花费不低,但因为收入不低,加上有计划的理财,叶小姐每年还是能存下一笔储备金。
汤琦(化名)就没这么幸运了,自从成为奢侈品的“瘾君子”后,她常常因为冲动消费而导致入不敷出,财务状况频频亮起红灯。
她每月工资加奖金不足5000元,却经常穿梭在各大商场购买奢侈品,已拥有LV、GUCCI包包、BURBERRY围巾、迪奥眼镜等众多名牌。因为奢侈品的价格都不低,汤琦喜欢刷卡购物,常常透支。为买心爱的名牌衣物,她不得不减少其他开支。平时尽量坐公交车代替打车,上饭店吃饭的频率也慢慢减少。“有一次买完东西卡里欠了一大堆钱,偏偏这时又突然有朋友远道而来需要全程陪同,当时连请客吃饭的钱都差点拿不出了,真的很丢人。那时下决心再也不这样无度透支了,但每次进了商场,却又管不住自己,心里很矛盾。”汤琦说。
2、病态购物倾向者往往自信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奢侈品牌享有特殊的市场和社会地位。对奢侈品牌而言,其无形价值已经远远大于其使用价值了。
对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某国内一专业财经媒体曾有过经典的描述——她们月收入不过2000-5000元,但是她们会攒下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个LV的包,然后拎着这个包去挤公共汽车,走路上下班。
在奢侈品消费的新兴人群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层——理性消费、迷恋型消费和病态消费。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毛洪京说,尽管从需求理论来说,奢侈品并非必需品,但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购买奢侈品其实无可非议,但核心条件有两个:首先看奢侈品消费是否超出了其经济承受范围,其次再从使用角度来讲,奢侈品消费是否超过了一个使用度。
白领姑娘A,收入中等,一个LV的包包可能要花费她两三个月的工资奖金,但姑娘建立了健康的理财制度,除了承担起生活必需开支外,还有计划地存下了储蓄金,到年末时,发现手上留有一笔流动资金,姑娘选择购买一件心仪已久的奢侈品犒劳自己,这样的奢侈品消费习惯,属于理性消费范畴。
白领姑娘B,收入中等,一个LV的包包可能要花费她两三个月的工资奖金,但她对奢侈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和迷恋,每年一定要买上一两件大件奢侈品,才会觉得心满意足。她通过透支刷卡购入奢侈品,但接下来几个月,她会严格控制其他支出,并准时还款。尽管偶尔冒出的突发财务事件(比如朋友来投奔依靠)会让资金周转出现小小纰漏,但财务空缺很快能填补满。这样不惜透支来拥有奢侈包包的习惯有点超越理性范畴,向迷恋型消费看齐,但幸好一切还能处于控制范围内。
白领姑娘C,收入中等,尽管一个LV的包包可能要花费她两三个月的工资奖金,但她每次看到自己中意的款式上市,都会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尽管卡被刷爆,资产始终是负数级别,家里的奢侈品已经堆得老高,但姑娘依然背着“负婆”的称号,冲锋在各大品牌店内。每当收到信用卡账单时,姑娘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但一想到要遏制自己消费的欲望,焦虑情绪更是成倍增长。现实生活中,像C这样病态消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令人担忧。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博士徐方忠说,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真的该好好找找原因。病态消费的形成心理有不少。有些人购买消费品,更看重的是奢侈品本身所显示的富贵和品位,是为了满足自己被无限放大的虚荣心,这样的初衷就很容易使自己偏离理性消费。
“英国心理学家米歇尔.米勒曾表示,有病态购物倾向的人,都有欠缺安全感、自我形象偏低等问题。这类人往往对自己信心不足,但提升内在品质需要一个过程,而背名牌包包等外在的改变却可以通过即时消费来实现,因此,他们希望通过改善外表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就有欠缺,而如果外在改变的消费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给自己带来额外负担,更是一种病态消费。”市七医院心理科毛洪京说。
此外,如果是因为虚荣心而去消费奢侈品,很可能会对别人的赞赏、羡慕抱有很大期望,而一旦现实情况与预期产生距离,消费者就会形成心理落差,如果再加上经济负担凸显,更容易产生一系列情绪问题,如心理不平衡、焦虑、急躁、郁闷等。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博士徐方忠提醒,还有一类病态消费人群也应引起自身关注,这类人往往是在面对压力时“花钱买满足”。“平时会有这类年轻女孩来咨询,她们情绪不好时就通过大量购物的方式来发泄,这和有些人情绪管理出现问题时选择暴饮暴食是一个道理。但当发泄过后,面对一大堆价格不菲、却又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时,情绪会更糟糕,因此,当压力过大时,应正视自己的情绪,找家人、朋友沟通,勇敢面对、处理压力,而不是病态消费。”徐方忠说。
3、奢侈品消费金额应在总收入10%以内
事实上,合理的消费奢侈品,是人们对自己的预期财富增长乐观的一种表现,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是件好事,但要懂得控制度。
中信银行凤起支行贵宾理财经理丁志毅说,在他接待的客户群中,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购买奢侈品。在国外,可能购买奢侈品的都是非常富裕的阶层,但在国内,许多收入中等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加入这一行列,并且迷恋上购物的过程。
丁志毅说,从理财角度来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奢侈品并非生活必需品,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人们在消费这类商品时,必须首先保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作为支撑,作为前提保障,且将消费金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应该占据总收入的较小比例,才算是理性消费。
这里有几个指标可以作为考量。生活必需支出(指水电煤气费、吃住行开销等)占总收入的比例大小。比例越低,可供奢侈品消费的空间就越大。
比如说,A的月收入为10000元,每月生活必需支出为5000元,B的月收入同样为10000元,但因为吃住在父母家,每月生活必需支出只有3000元,那么B的奢侈品消费空间就明显高于A。
当然,除了生活必需支出外,健康的理财计划中还应包括合理的储蓄率,丁志毅的建议是,储蓄率应达到40%左右,可以未雨绸缪,充分应对未来突发状况,有利于家庭的健康运转。“因此,建议大家把奢侈品的消费金额控制在家庭收入的10%以内,这样比较妥当。”丁志毅说。
除了金额控制外,消费习惯也是专家提到的一个关键点。丁志毅说,购买奢侈品,他不建议用透支未来收入的方式购进。因为提前透支后,一旦遇到突发的财务问题而无法顺利周转时,很可能增加成本支出。
专家给出的建议是:购物之前写一张清单,有目的地消费。一个人不要在商场呆得太久,买好清单上的东西就出来。付账时尽量不要刷卡。在商品打折期间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户外活动,与自然接触,人对物质的欲望会变得平淡。平时不开心、压力大的时候尽量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不要以压力大为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