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西省阳城县的“阳城蚕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阳城县充分发挥名牌效应,积极引进资金,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现在,他们已经搭建了“以蚕桑基地为塔基,以缫丝加工企业为塔身,以丝绸织造加工和服装生产为塔尖”的茧、丝、绸产业共同发展的“金字塔”,正加快向全国蚕桑强县、丝绸大县迈进,给该县经济腾飞插上了“金翅膀”。 阳城古称“获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竹书年记》载:“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桑林在今阳城县的蟒河镇,是当时蚕桑集中产地,至今这里的大山中还有成片的古野桑树林。 阳城县河北镇九甲村,有一棵已有300多年树龄的古桑树,被当地人尊称为“地桑神”。每到养蚕期,来这里祭祀的人络绎不绝,周围的24个村庄都因此叫做“桑椹区”。阳城县西南40公里的横河乡庙河口,曾有一座三蚕姑庙,立有蚕姑神位,是当年缫丝的作坊,后被洪水冲没。2006年,这里发掘出一块道光21年(1841年)立的《立茧秤碑序》墙碑。石碑长三尺,宽二尺,完好无缺,字迹清楚,记述了当时植桑养蚕缫丝成习买卖兴隆之盛况。当时县里的商号“东晋福”曾为外地的蚕丝商人办理汇兑业务,蚕丝贸易量相当可观。民国初年,阳城外销商品中蚕桑占首位。
阳城蚕农在长期的蚕事活动中,创造了许多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民间活动,特别是蚕戏十分普及。阳城县西白龙山南麓、获泽河东北侧河畔,原为秦获泽县故址的泽城村、府底村曾有一座蚕姑祠庙,所建年代已无法考证,祠内修有戏楼,楼前有一个能容纳5000人的大广场,每年的三月初三蚕神生日,当地人都要在这里给蚕神唱3天大戏,这一传统保留至今。据统计,现在阳城县有2个乡和5个行政村都以桑命名,以桑命名的山川沟壑更是数不胜数。“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这首诗文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阳城蚕桑业的发达盛况。 解放以后,阳城的蚕桑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阳城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加强蚕桑产业的发展,1992年成立了阳城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专抓蚕桑工作。近年来,阳城县标准化委员会积极实施和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工作,组织质监、农业和蚕桑等部门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阳城养蚕技术规程》等蚕桑生产技术标准。阳城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使全县蚕桑业实现了三大转变。在桑树栽植方面,实现了由野生桑树、地埂桑树、连片桑园的发展转变,实行了标准化栽桑,标准化管桑,桑叶产量大幅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在蚕种生产方面,阳城县蚕桑技术中心投资165万元,与中国蚕研所和南京大学明学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共建了全国最先进的蚕种自动化微机测控催青系统,实现了由人工火炉孵化向科技自动孵化的转变,蚕种生产率、孵化率和蚕茧产量大大提高;在桑蚕养殖方面,实现了由原始落后的土法养蚕、小打小闹的家户养蚕向标准化规模养蚕的发展转变,在全县普遍推广标准化大棚养蚕技术,使用新型方格簇上茧,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 标准化养殖使全县蚕桑如沐春风,飞速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产量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阳城蚕茧生产新格局。1999年阳城县被列为山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项目就是蚕桑生产标准化。2001年被确立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并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阳城蚕茧单产由2002年的37千克提高到现在的49.1千克,增幅达21.6%;蚕茧总产量由2002年的162.6万千克跃升到300万千克,增幅达85.2%;全县桑园面积以每年333公顷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达4660公顷;发种量每年以1万张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6.9万张;蚕农收入由2003年的3000余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8000万元。蚕桑产业已真正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7年以来,阳城县充分利用“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蚕桑业,在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推广,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上大做文章,桑园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均创历史新高。他们从桑树品种改良入手,引进高产的“陕桑305”、“特山一号”等桑树品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采用快速丰产密植桑园栽植技术,获得了当年栽桑、当年见效、当年单产收入2000元的高效益。为解决小蚕染病、大蚕暴发等技术问题,他们全面推广温室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大力进行蚕桑技术革新,养蚕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阳城县步入了全国蚕桑生产先进县行列,所产的优质蚕茧经国家蚕茧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综合指标名列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