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中国服装行业自我更新思路转轨
来源:产经网-中国纺织报 责编:LJ 阅读: 发表时间:2008-6-24 9:28:00 字体:【大】【中】【小】
版权声明 我要“揪”错 在线投稿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0) 【 保护视力色: 】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服装产业而言,单体运营能力不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对事业的重新定义为企业家设置了更具时代意义的命题。这个问题解答不好,对于接下来国际产业转移时机到来如何应对的问题又将形成新的纠结。 “要提升自己在世界产业链的位置,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产业链。”这是一位业内人士总结中国服装行业正在完善的自我更新机制时给出的答案。从去年年末中国服装协会将各专业委员会年会组装成“联合年会”的形态,就已经开始向业界透露打造产业链优势的新发展观。经历半年跌宕,思路物化成举措,并逐渐升级为政策倾斜的依据。 集群观:把握商业导向 说到产业链,总会联想到产业集群。小范围的产业高度集中、配套齐整、信息敏锐,很容易催生产业链互补的微缩景观。然而多年运作的结果是它正由一种方向性引导,转化成因地制宜地推动。 有人说,产业集群的好时候过去了,同时一个更为积极的观点是,产业集群的思维日渐成熟,市场配置资源的属性在这里表现突出,够资质的企业自然结盟,条件尚未成熟的则谋求集群以外的机会。 “一个概念的提出,目的不是局限发展。”中国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由地方政府发挥效力的格局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新一轮动力。 集群孕育了品牌,品牌促进了流通,流通带动了产业链。最早由专业市场起步的虎门极好地印证了这一轮回:以纯依靠自身强大的销售网络,将产品外包给其他厂家,带动了一批中小生产型企业的发展;这种“商业集群”模式的示范作用又启发当地政府进一步以富民服装城为中心组建“品牌策划推广中心”,通过与当地零售对接,将所代理的几十个品牌有序地推向市场。 各地情况不同,策略相对各异。石狮市政府针对研发力量薄弱的现状,更加侧重于鼓励当地设计师发展,不断吸引设计人才来当地创业。当然也不乏统筹失策的案例,据说北方一个省份在大兴土木建设服装城后急于吸引外界目光,结果迅速暴露出交通、服务等周边设施不配套的问题,沦为一座孤岛。 权威人士认为,产业集群不掌握商业主动权有极大的风险。如何充分利用区域内产业链的优势,利用标杆型品牌和加工型品牌之间的紧密结合,使生产成本优势更加凸显,与商业链进一步整合,彻底打通市场和资本道路,已成当务之急。 区域观:重觅宜居生态 从某种意义上讲,东南沿海土地价格攀升是导致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现实因素。有企业戏称,即使这些年经营服装一分钱没赚,地皮增值带来的收益也足以维持运转,可想而知这为后来者抬高了门槛。有消息说,深圳、东莞一带已经开始限制服装生产企业注册,转战内陆是迫不得已的举动。目前较为著名的“大转移”包括法派、太子龙、雅戈尔分别将生产中心挪至四川、合肥和重庆。 在今年4月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中国服装产业转移与区域协作研讨会”上,专家分析认为,东南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虽有先天优势,但由于受到人力成本、原料成本、能源成本、政策成本上升的影响,面临巨大的生存及发展压力。服装企业开始寻求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较低、政策环境宽松、市场潜力巨大的地区转移。作为中部地区桥头堡的安徽,通过打造“迎接产业转移的安徽模式”,成为首选地之一。 “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和服装产业运营正处于国际、国内多重要素大比拼、广整合、新定位和高投入的全新时代。”作为身处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太子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培火认为,伴随国内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外资撤退和出口限制已经导致了中国服装行业的艰难,这也促使我们由过去单纯依靠境外资本的“注水式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通过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和科学发展观,锻造更具生命力的“内生式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转移授命于高效整合产业链,同时也面临后续产业链优化的新命题。不少完成转移的企业反映,虽然深知转移的必要性,但现实是,承载地的产业链不配套为资源补给带来许多不便,“有时缺一粒纽扣都要发一宗省际快递,相当于将成本压力也来了一次转移。” 业内人士回应这一阶段性矛盾时表示,这其实也揭示了目前引导产业转移的核心任务,即在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侧重于在当地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氛围。 全球观:能力与事业并重 站在全球化角度审视产业链机遇,可参照的范本不胜枚举,有时就在于敏锐把握和适时出手。在前段时间行业拉网式调研中有信息透露,沿海一带不少服装企业不堪压力而甩厂,可甩给谁却成了个头疼的问题。 “貌似烂摊子、大包袱,实际上机遇也在其中。”一位权威人士倾向于积极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难以为继,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法自救不代表它真的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有远见的收购者甚至能从中掘金。”近来常被业界咀嚼的案例,就包括已经拥有五个子品牌的波司登,通过收购深圳一家中小企业完成了向男、女装的延伸。 “将企业洗牌时机演变成产业整合契机,除了纯粹的商业判断,必要的民族自强理念也是应当倡导的。”业内专家陈国强认为,“通过收购、联盟、托管、多元协作等方式,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不失为产业经济内生式增长的有效途径。” 有人喜欢举宝马的例子,它将整车都交予别人做,自己只保留品牌,靠它维生的企业一大堆,却没有谁站出来“ 闹独立”,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类似生态的国家型产业链条。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服装产业而言,单体运营能力不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对事业的重新定义为企业家设置了更具时代意义的命题。 这个问题解答不好,对于接下来国际产业转移时机到来如何应对的问题又将形成新的纠结。借用一位资深人士的断语:全球范围内资源共享表面上看无非是资本的问题,实际上资本只是最后考虑的问题。
|
本文关键词:看法 服装 思路 行业 转轨
相关链接>>- ·[看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格局面临变化
- ·[看法]薛锐霞:经济危机是服装行业机遇
- ·[看法]中国刚性需求巨大 服装行业永远是春天
- ·[看法]纺织服装行业内部或面临分化
- ·[评论]服装业:产业转型时代 创新源于需求
- ·[发展]新兴产业联姻纺织服装 助推行业转型…
更多>>最新文章:
更多>>时尚地带:
- ·中国美院2012服装设计毕业秀[上]
- ·黄金搭档·第七届中国超级模特大…
- ·诗礼春秋·楚艳/张晶2012品牌发布会
- ·COCOON·应翠剑2012/2013秋冬时装…
- ·TANYA·2012/2013高级定制发布会
- ·爱慕·2012泳装发布会
- ·林氏凯东·2012/2013秋冬皮衣皮草…
- ·雅迪斯·2012/2013秋冬时装发布会
- ·第21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
- ·旭化成·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
更多>>时尚图讯:
武汉纺大为树织毛衣
近日武汉气温骤降,再次上演一秒变秋天。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子为校内树木编织毛衣,保护树木。是行为,更是艺术。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