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价格年年涨,今年涨得特别凶。”刚刚结束的七天长假,让爱逛街的市民陈女士颇觉无奈和心寒。
十一那天,瞅准很多服装品牌和购物商场有较大力度的打折促销,陈女士邀上好友上街购物,两人的目的简单明了:一件短款风衣和薄款外套。在中皇城逛了一圈,两人分别锁定目标,然衣衣吊牌上的标价让她们的心凉了半截。 “标价2298元的短款风衣,即使是 "买600减100",还要1998元,而在去年,类似的款式绝对不会超过1400元。” “我也觉得没道理啊,一件薄薄的棉服外套,就算它是国内一线品牌,可定价1800多元呢,这个品牌我一直在买的,知道现在物价在涨,可也没见涨这么离谱啊!”一见面,谈起这次购物经历,俩人向记者大吐苦水。
向记者感叹服装价格太高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市民张先生说,他在八一路步行街相中一件国内某高知名度品牌的羊毛大衣,标价3980元, “这可是我一个月的收入,而去年类似的款式才3000元出头,真是涨得夸张。“想买条秋冬穿的毛呢裙,但一看价格牌,大部分都是标价1000元以上。记得去年买了一条,标价800多元,我都是等到打5折的时候才舍得出手。” 李女士抱怨说, “涨得这么厉害,不打5折我是不会出手的。”
今季服装价格 “涨得利害”,消费者的敏感发现也在记者的调查中也得到证实。在服装品牌较集中的友谊中皇城、八一路、兴隆步行街,记者看到,去年普通品牌的衣服价格基本还是以三位数为主,而今年秋冬款标价上千元已比比皆是。一位品牌代理商坦言,他们这一季的秋冬装价格平均比去年上涨了20%左右。 “某些品牌女装的涨幅甚至在60%左右。” “我们品牌服装也调整了价格,根据不同品种,单价上调幅度大约10-20%。说实在的,硬性成本,如原材料、用工成本上涨是众所周知的,厂家出货价涨了,我们要维持品牌的形象,又要保证一定的利润,所以自然也就涨了。”在兴隆兴行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运动装品牌经理表示。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品牌成衣价格暴涨?在采访中,销售商几乎众口一词:原材料、用工成本提高了,拿货价高了,不得不涨价。而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成本增加不足以构成涨价原因的全部。一业内人士分析,近两三年来,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确实涨了30%左右,但据他了解,服装的出厂价最多占标价的30%。 “标价的1/3是属于厂商的,但即使是这1/3,厂商也可实现50%左右的利润,也就是说,一件服装,只有标价的1/5~1/6是成本价。在进入品牌代理商阶段后,价格开始大幅飙升,另外1/3自然属于批发商或代理商,销售终端则占据最后的1/3。”至于品牌代理商和销售商的涨价动机,他认为硬性成本固然是一方面,但也不排除销售商们自抬身价、自欺欺人的心理因素作崇。 “近年来,国内服装品牌争相走高端路线,不管服装的品质怎样,先把价格抬上去再说,认为价格高了,档次自然也高了。当然,这与购物商场和消费者直接间接的影响不无关系。现在,为了拿到更多的进场费和扣点,实现更高的利润,商场更加青睐定价高的高端品牌。而消费者呢,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越贵的越抢着去买。”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涨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各品牌竞相涨价只是弊大于利。 “品牌服装并非为生活必需品,况且这些品牌针对的消费人群无一例外都是中产阶层,而这部分人对物价升降是较敏感的。涨价的结果,无疑使营销难度加大。一方面,品牌跟随通胀通过提价来稳定或提升品牌档次,同时,由于通胀的缘故,消费下降,又需要加大促销力度来努力扩大销售量。这注定要成为一对矛盾。”诚如他所言,在一些价高的品牌店和商场,记者看到,逛店的消费者明显稀少,尽管柜台销售人员不愿意透露销售情况,但他们无奈的表情和要 “更加努力”的表白,说明了价量同增绝非一件易事。
面对新一轮的涨价潮,除了愤愤不平的几句抱怨,绝大多数消费者表现冷静。 “价格高了就少买几件呗,要穿暖和穿好看,不一定非得买知名品牌。况且可以到网上购买,价格比实体店低多了。”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说法。一位消费者坦言她已经几年没在品牌实体店买衣服了。“每次逛街试衣服时,如果满意我会记下款式和尺寸,在网上一搜,多得是,钱也省下不少,何乐不为?”在实体店逛,在网店上买,对于那些抵制不住漂亮衣服诱惑,又不愿过度增加扮靓成本的消费者来说,这固然值得一试,但记者提醒,一定要多长个心眼,选择信誉好的网店进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