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个燕莎,燕莎有个OUTLETS。
燕莎OUTLETS全称“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简称奥特莱斯,京城人昵称其“奥莱”。
2002年12月18日,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一个代表着全新零售业态的购物中心——全国首家OUTLETS购物中心,正式在北京东四环路的北工大桥西侧开张。 那是一个与住宅小区、学校等都拉开一段距离的地方,远离闹市区。对有车族而言,它在北京城东南,有点儿“绕脚”;对东西南北城的无车族,“燕莎”原本就是个“高不可攀”的地界儿,再OUTLETS,还那么老远,就更不可企及了。
一年半过去了,逛OUTLETS的京城人越来越多,外地人来北京也专程奔奥莱去。“奥莱”成了北京商业的一个新景致、新名胜。周末的奥莱,车水马龙,停车场爆满。看着川流不息逛奥莱的人们,你会觉得满眼都是品牌消费的行家里手。懂品牌知门道的“购物名家”正在这里凸现出来,还被培育出来,他们在这里集结,从这里壮大起来。
一年半过去了,奥莱已由刚刚创办时的1.6万平方米扩展到3万多平方米了;日客流量3万余人(最高5万人以上),平日销售额100万元,节假日一般达到200万到250万元。燕莎有关人士称,建奥莱的投资已经收回了。
据燕莎友谊商城总经济师和阳先生说,在国外,OUTLETS都由一个个独立经营的商店组成,没有统一的收款,各家品牌店都是租赁的方式。但在我国内地,由于房地产市场尚未成熟、专门从事OUTLETS建设的开发商尚未出现,因此燕莎实际上充当的是把品牌代理商召集起来,并进行管理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角色。换言之,燕莎对OUTLETS中国化的一大改动在于:其所租赁做OUTLETS的厂房式建筑内部,是一个由专柜和联营方式组成的商场,里面是很多品牌的联营专柜,这是燕莎OUTLETS与国外OUTLETS的典型区别。
于是,燕莎奥莱就必须要统一布局、统一安排货柜货架、统一管理、统一收款、统一结算。那里甚至连试衣间都是集中设置的,顾客可以集合自己推车内的所有服装一并试衣。这种情况下,零售商作为管理者所起的作用就要比国外的OUTLETS大得多,也复杂得多。 另外,有趣的是,燕莎奥莱的北侧还有个高档家俱店伊力诺依。两家“拼装”又成了个更大的MALL。保不齐哪天还会在其附近又冒出个什么商店、商场、商城来,因为周边还有可拓展的地块,所以,燕莎奥莱又可以说是个正在长个儿的大MALL。另外,未来5年,它所在地区将成长为北京城东人口密集的高档文化社区,有着较大的消费潜力。如此看来,燕莎OUTLETS今天的选址与发展,就更具独特的商业慧眼了。
无形中,燕莎OUTLETS走出了一条大MALL建设和发展的特别道路:在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地块上,先做个小的或中等的MALL,创牌子养商势;再有其他投资商、零售商或者商业地产商围拢过来,“众人拾柴”而终成大业。
其实,看看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形成,不都有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何必非得一步到位、一举惊人?更又何必去凑那个一哄而起、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热闹”?
琢磨燕莎OUTLETS的起家与发展短短不到两年的路,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