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时尚地带 | 视频频道 | 专栏天地 | 短信专区 | 读图时代 | 品牌传真 | 首页人物 |半月刊
今日刷新 | 市场联盟 | 协会动态 | 展会活动 | 企业发布 |图讯|
 中纺中心(icctc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时尚地带-文章内容 今天是

[专稿]直击上海 "百年旗袍展"

来源:ICCTCC   责编:阿春 HJ 摄影报道-杭州  阅读:    发表时间:2008-4-26 18:48:00  字体:【】【】【

版权声明 我要“揪”错 在线投稿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0) 【 保护视力色:杏仁黄 秋叶褐 雪青灰 银河白(默认色)


     作为2008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百年旗袍展" 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每天都吸引不少人驻足参观。 在参观者中,既有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更有不少的外国人。他们或是驻足观看,或是摄影记录。细细品味旗袍的百年沧桑。



      百款旗袍均为传世实物,其中半数以上由中国服饰史专家、上海艺术研究所周汛、高春明研究员耗费30年之心力征集而来。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提供了十多件极富特色的馆藏旗袍,其中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穿着的旗袍是首次在上海亮相。



  





 



     本次展出的百款经典旗袍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清末、20世纪初叶、20世纪20年代、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代。这些款式经典、色彩丰富、纹饰纷呈的展品均由专家精心遴选而出,体现了各个时期旗袍最主要的特点与风格。这些旗袍实物集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从清末到二十世纪末,跨越了整整100年的时间。百款姿态各异的传世旗袍,道不尽一段中国服饰业的近代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各个时间段的旗袍造型各异,从清末的阔袖宽身,到30年代最为流行的高开叉,再到20世纪末期设计极其大胆的现代旗袍。 













制作旗袍的旧时工具





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反映旗袍历史的投影录象片



 



  

这些三十年代反映旗袍的招贴画与照片 让人更有历史感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少数几件珍贵的旗袍陈列在橱窗里之外,大多数旗袍都是以开架陈列的形式展出,方便参观者近距离观赏旗袍的质地和设计。





  
 在展厅的中间,宋庆龄的三件旗袍十分引人注意。这三件宋庆龄生前穿着的旗袍也是首次在上海公开亮相。和其他的很多色彩绚丽,式样繁杂的旗袍相比,这三件一件素黑,一件黑色花纹,一件咖啡。 



  

  “旗袍本身是很富有历史韵味的东西,而宋庆龄作为一位伟人,她的旗袍并没有什么太多贵重的装饰。素雅中折射出精致的做工,很符合她的身份和气质。令人肃然起敬。”



当代的改良旗袍 丰富多彩



 

不少参观者都留下热情洋溢的观后感 厚厚一本留言册已经写满



电视台在采访外国参观者



一位现代少女站在旗袍前沉思……





        面对展会上林林总总的旗袍,不由使人发问:
     
  旗袍对今人来说,到底是该进博物馆陈列,还是可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国妇女的主要服装款式之一?
    
   本网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供网友参考——


      关于 旗袍 之一

      2007年首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海派旗袍制作技艺”位列其中。高春明研究员根据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遍访沪上旗袍制作名家,对海派旗袍的文化渊源、社会价值、审美情趣、工艺传承进行了系统整理,排出谱系,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顺利列入首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艺术研究所因此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保护基地。

      关于 旗袍 之二  上海艺术研究所高春明研究员的三大观点  

  曾一度为妇女“国服”

  高春明说,旗袍原为满族服装,1644年满族入关,满族旗袍的许多元素渐为汉族妇女接受,遂发展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饰,曾一度成为近代中国妇女“国服”。《民国服制条例》中规定“正装”:男装,长衫马褂;女装,旗袍。

  旗袍记录了一个时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社会重要的历史记忆。上世纪20年代末,上海得风气之先,服装风尚几与欧美同步,旗袍的式样发生明显变化,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显示“曲线美”等。这种“海派旗袍”与最早满族的旗袍已大相径庭,除保留原有的核心元素旗袍外,在裁剪、装饰、质地、趣味上都有所创新,融入了现代社会的韵律与风采。

  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旗袍退出了女装的历史舞台,在中国民间一度绝迹。特别是现代成衣化发展,对旗袍的传统制作技术冲击巨大,旗袍手工技艺也渐渐没落;甚至连记载旗袍风貌的文献、图片、实物以及历史记忆,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点点流失。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复苏,旗袍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曾为中国妇女喜爱的服装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旗袍必须改革发展

  高春明说,保护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和传承。要使旗袍成为今天国人的主要服饰之一,必须使之适合社会审美观念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变化。

  旗袍之所以能风行百年以上,是因它的不断变化以适应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欧美流行风尚不断创新,制作上多采用西化处理,面料也由于纺织品的大量进口而极为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旗袍以简单实用为尚,但造型依然注重强调人体曲线,旗袍摆线从小腿上部移至膝盖处,有变短的趋势。后期还出现一种介乎于旗袍与西式裙装之间的改良旗袍,使之更为合体与实用。

  旗袍如何适合今天人们的社会消费心理、风尚习俗、审美取向和工艺水平,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女性在不同场合的穿着需求,将是服饰专家研究的重要话题。

  旗袍“复苏”任重道远

  要使旗袍成为“正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继“百年旗袍展”后,上海艺术研究所等还将推出大型多媒体综艺时装秀“海上花·百年旗袍大型展演”,设计师们将复原设计近百款百年来各个时期不同款式的旗袍。来自上海社科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将对旗袍的研究、收藏、保护与弘扬展开广泛而系统的学术讨论;还将成立“中国旗袍研究协会”,建立旗袍制作基地和服饰博物馆,汇集旗袍复原品、传世实物、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使旗袍制作基地和旗袍博物馆成为保护、传承、发展旗袍文化的重要平台。

       关于旗袍之三   本网 关键词阅读 “旗袍”  共 20 条信息
       其中值得一看的有——   

 

本文关键词:旗袍  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  上海  
 相关链接>>
 随机看点>>

更多>>最新文章:

更多>>时尚地带:

“华孚杯”2011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决赛

更多>>时尚图讯:



全球各地无法理解的另类潮流 之“离婚典礼”砸婚戒迎未来

    国人认识“离婚庆典”,大抵是从电影《非诚勿扰2》开始的。2011年7月,这一情景在日本渐渐流行。由于灾难过后,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原本并不幸福的婚姻生活,离婚夫妇增多,“离婚庆典”也悄然兴起。在离婚典礼上,司仪称男女双方“前新郎”、“前新娘”,请他们分别致辞,再就离婚问双方“是否愿意”,双方会各说一句“是的,我愿意”作为分手语。典礼高潮部分是离婚双方用槌砸坏结婚戒指,以迎接新的未来。
(来源:光明网)

更多>>读图时代:



糖果色系毛衣穿上身 麻豆扮嫩宛若公主


初冬必学温暖经 做大气女孩


必须穿!寒冬已经不能阻挡棉服了

热点文章 TOP10:

联系地址:杭州市杭海路116号中纺中心服装城9F
Copyright(c)2006-2011 ICCT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71-87825323 邮编:31001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