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时尚地带 | 视频频道 | 专栏天地 | 短信专区 | 读图时代 | 品牌传真 | 首页人物 |半月刊
今日刷新 | 市场联盟 | 协会动态 | 展会活动 | 企业发布 |图讯|
 中纺中心(icctc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刷新-文章内容 今天是
[回顾]改革开放成就中国服装工业

来源:中国纺织报社首任总编辑 陈义方   责编:猛龙  阅读:    发表时间:2008-11-7 10:54:23  字体:【】【】【
版权声明    我要“揪”错    在线投稿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0) 【 保护视力色:杏仁黄 秋叶褐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大纺织”产业群百舸争流、普遍得到高速持续发展的30年。对中国服装工业而言,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发展、大升级的时期。其发展速度,其发展质量,以及由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都远远超过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包括业界人士)最乐观的估计。

  近现代工业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中国服装工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大发展、大升级集中体现在:

  在纺织服装业高速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彻底终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长期牵挂着的“人民衣被甚少”的局面。城乡人民普遍地始则实现“温饱”,继而迅速趋向服装服饰多样化、时新化以至个性化,在“衣食住用行”五项基本生活需要中率先达到“小康”。现在已完全可以这样说:人民群众的衣着问题,是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中最先基本达成目标、最为圆满的一环。

  由服装工业的庞大规模、完整体系和国际市场竞争力造成了“中国制造”服装外贸出口的巨大能量。“中国制造”的各式各样、物美价廉的服装,大举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发达国家一些最著名的连锁商业系统和大百货公司。在全世界服装贸易出口总值中,“中国制造”的服装已三分天下有其一。近年来,产品档次也在大幅度提升。曾经遭受外人嘲讽的“地摊货”时期,早已成为历史。

  由服装工业的庞大产、供、销规模造成的对国家(包括中央、地方)财税收入的贡献,对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作用,以及为全国城市、乡镇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实体经济各行各业中,都已位居前列。由服装外贸出口创造的贸易顺差,近年已达到全国各类商品外贸顺差总额的一半左右。

  服装制造业自身,在改革开放30年间,完成了由工场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过渡。服装制造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的大发展,是与“大升级”同步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30年间,全国各地“二轻工业(手工业合作总社)系统”和商业系统在发展服装企业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并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但限于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和城乡人民购买力,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还主要是一些由几十台、百余台家用缝纫机和几块台板装备起来的集体所有制小厂以及一些“前店后厂”的缝纫工场,总的来看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1970年~1978年,国务院实行大轻工业部(纺织、一轻、二轻合为一个大轻工业部)体制时期,全国服装制造业的最高管理机构,正是“轻工业部手工业管理局”。纺织工业部系统的针织服装(内衣)厂和少量衬衫厂、风雨衣厂,机械化程度也不高,大体处于半机械化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的众多服装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开始重视产品升级、工艺升级、设备更新。经过优胜劣汰,涌现出一大批现代化大型服装企业,如浙江的杉杉、雅戈尔、罗蒙、万事利、富润集团,江苏的红豆、雅鹿、波司登集团,湖北的美尔雅集团,山东的兰雁集团,广东的名瑞集团,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鹿王集团,上海的三枪集团等。这些大型企业,无论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方式还是产品设计,都已接近以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这些新兴的现代化服装企业构成行业主体为标志,中国服装制造业大体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1980年~1995年),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现代工业(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过渡。

  中国服装工业的大发展、大提高,还体现在如下一些重要的经济统计数据上:

  全国服装企业数,1980年为22100家(乡及乡以上)。2007年(11月),仅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就有14326家。

  全国服装行业从业人员数,1980年为90.9万人。2007年(11月),仅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的从业人员,即已达396.8万人。

  全国服装产量,从1980年的21.62亿件,发展到2007年的201.59亿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梭织服装从9.45亿件发展到94.56亿件(规模以上企业);针织服装从12.17亿件发展到107.03亿件(规模以上企业)。

  全国服装业出口总值,从1980年的16.53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150.74亿美元。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473.21亿美元,针织服装及附件613.31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衣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由2000年的18.2%发展到2006年的30.6%。

  “大发展”的由来

  中国服装工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的崛起,确确实实是改革开放的国策在多个方面作用的结果。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环境,催化出全国数以千计采取工业生产方式的正规化“小服装”工厂,数以百计的现代化中型服装工厂,数以十计的设备一流、工艺讲究、产品精良、品牌响亮、销售网强大的大型服装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体系。

  由市场来引导新厂的开办,老厂的改扩建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不再需要层层计划、层层报批。不再是靠国家资金一个渠道来开办新厂、改造老厂。集腋成裘的民间资金,大量的国外资金,被吸引到这个“投资省,上马容易,资金回收周期短,市场发展空间大”的行业中来。

  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环境,30年间,仅宁波一地,就催化出杉杉、雅戈尔、罗蒙、一休等规模空前、设备一流、名扬海内外的大型服装企业。

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国策,带来了民营服装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大发展。连带而来的是迅速推进了服装制造业现代化。

  中国服装制造业,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其主体部分是集体所有制服装厂(与国有企业、国营企业没有多大差别的大集体企业)。纺织系统和商业系统的少量国营企业,如上海的新光内衣公司、培罗蒙西服公司、鸿翔(女装)公司,北京的红都服装公司、雷蒙服装公司、友谊服装厂等,由于总规模不大,在业界起不了主导作用。至于外资服装企业,当时一个也没有。在国家建设资金不可能大量投入这个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情况下,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30年,全国服装制造业虽然门店极多(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时,全国缝纫企业多达22100家),全行业服装总产量却很有限(梭织服装,1979年为7.44亿件,1980年为9.45亿件)。全国成衣业产值,1979年为75.6亿元,1980年为96.8亿元,在全纤维工业(化纤、纺织、成衣)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仅12%左右。

  正是民营服装企业和三资服装企业的大发展,成就了当代中国服装工业的大局面。民营服装企业,开始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渐渐地,经过优胜劣汰,从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大中型服装企业。

  最近一二十年间发展得红红火火,表现出非凡产、销能量的全国各地几百个各具特色的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如绍兴县“中国轻纺城”、福建石狮“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东莞虎门“中国女装名镇”、中山沙溪“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东莞大朗“中国羊毛衫名城”、增城新塘“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湖州织里镇“中国童装名城”、桐乡濮院“中国羊毛衫名镇”、诸暨大唐“中国袜子名城”、嵊州“中国领带名城”等等,更无一不是民营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天下。

  至于大量的三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发展服装工业的资金和先进设备、工艺技术,还带来了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手段和国际市场销售渠道,从而撑起了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大局面:在200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530亿美元中,“非本土企业”占了47.9%的比重;在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1756亿美元中,“非本土企业”占了57.1%的比重。

  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理念制订的工业生产管理体制,把服装企业推向市场,使整个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主动精神。

  由市场引导企业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以销定产,形成符合本企业生产条件和利益的产品结构。

  由市场引导企业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争取较高的产销率。

  由市场决定价格,引导企业制订符合本企业产品实际情况的价格策略,赢得市场。

  由市场引导企业选择最佳的销售渠道、销售方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由市场引导企业的采购行为(主要是自主采购服装布料),便于企业建立合理、顺畅、可靠的协作关系。

  从无所不包的各级政府计划管理并往往管得死死的工业管理体制,改变为国家计划只起指导作用,这一“放开搞活”的重大改革,对服装工业来说,其结果是激发了全行业的活力,使“中国制造”的服装在内、外市场更为适销对路,更能赢利。这样,也就有了服装工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是“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和关注民生、全国上下致力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治国理念及其相应政策,极大地拓展了全国城乡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服装制造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可靠条件。

  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我国社会在悄悄告别“短缺经济”、特别是1984年终结实行了整整30年的布票制度后,先后出现了“西服热”、“裙子热”、“运动衣裤热”、“休闲服装热”、“羽绒服热”。正是这一悄悄来临、体现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的“服装革命”,造就了温州、宁波、上海、北京、天津以至内蒙古的西装制造业,造就了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地区、苏南地区的牛仔服装、休闲服装制造业,造就了全国各地的毛针织服装(羊毛衫、羊绒衫)制造业和棉针织外衣(运动衣裤)制造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城乡居民购买力都有很大提高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大批时装制造企业、女士内衣制造企业以及婚纱制造企业等等,又推动了中国服装制造业新一波的发展。

  是坚持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策,为服装工业拓展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实行“大进大出”战略,利用国外纺织原料发展外贸出口提供了重要前提。

  正是对外开放的国策,使服装制造业能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功地抓住世界范围纺织服装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奠定了纺织品服装进入国际市场的深厚基础。也正是这20年间,中国境内出现了大批非本土企业(三资企业)。

  正

四季服装街,精品在中纺

本文关键词:服装  工业  
上一篇: 杨红彬设计工作室作品展示 下一篇: [回顾]三十年来“外贸货”、“杭派女装…

 相关链接>>
·[探讨]纺织服装业如何破解代工之困 ·[形势]杭州服装企业最缺熟练操作工
·[热点]“用工荒”倒逼企业寻求发展新方向 ·[报道]杭州服装行业只是结构性缺工
·[现象]结构性“用工荒”将成为常态 ·[现状]河北服装行业:加薪应对用工荒
 随机看点>>
·杜钰洲:产业转移是在转变发展方式指导思想下… ·服装出口再遇“美国劫” 温企担忧利润会下滑
·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服装质量好价格低 ·[统计]美国海关:中国产纺织品服装清关率
·富贵鸟鞋企面临危机胸有成竹 ·[现象]纺织服装行业:经营并无实质性好转
 最新文章:        更多>>
  ·交行太平洋浙江商汇卡在中纺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
  ·中纺之夜吴海燕作品
  ·吴海燕:东方国是传统与时尚的…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罗”…
  ·吴海燕:左手抓传统,右手抓时尚
  ·台北魅力展杭州丝绸、女装参展…
  ·ICCTCC特别策划 专业专题 集锦
  ·展开腾飞的翅膀———记服装设…
  ·杭州服装代表团赴韩行前说明会
  ·2011春季休闲西装流行趋势 清新…
  ·男人更爱优质性感 小甜甜如何蜕…
 时尚地带:        更多>>
国美院校园潮人首拍
  ·2011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装发布会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韩国首尔时装品牌中国推广路演.杭…
 时尚图讯:        更多>>
  打造清新夏日风情 范冰冰回归甜美清纯拍大片  
 
范冰冰再登《香港芭莎》封面,变换4种不同风格造型,低胸礼服尽显女人味,蓝色套装打造清新夏日风情,西装军帽女王装扮气场十足,连衣短裙高贵清新。
(来源:新浪女性)
 
 
 
 读图时代:        更多>>
  2011春季休闲西装流行趋势 清新色最IN  
  男人更爱优质性感 小甜甜如何蜕去乡土味  
  少女组合大比拼 up Girls复古装扮出击  
 
 热点文章 TOP10:
1 中国国际床模大赛组委会落户中…
2 08“名瑞杯”晚礼服设计大奖赛…
3 LIZZY08‘秋冬新品发布会发言稿
4 中纺中心工程结顶仪式
5 上海 “1933老场坊”探秘
6 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商务中心招聘 …
7 “谜底”品牌 北京形象店扫描
8 [标准]12项纺织行业标准将于200…
9 奥特莱斯 OUTLETS 专辑2
10 杉杉与法国运动品牌“大公鸡 Le …
   
联系地址:杭州市杭海路116号中纺中心服装城9F
Copyright(c)2006-2010 ICCT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71-87825323 邮编:31001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