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时尚地带 | 视频频道 | 专栏天地 | 短信专区 | 读图时代 | 品牌传真 | 首页人物 |半月刊
今日刷新 | 市场联盟 | 协会动态 | 展会活动 | 企业发布 |图讯|
 中纺中心(icctcc)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刷新-文章内容 今天是

[回顾]三十年来“外贸货”、“杭派女装”一路沿革

来源:每日商报   责编:猛龙  阅读:    发表时间:2008-11-7 10:56:46  字体:【】【】【

版权声明 我要“揪”错 在线投稿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0) 【 保护视力色:杏仁黄 秋叶褐 雪青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穿PRADA的女魔头》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因为刚上班的安德丽娅对几条腰带用了一个“轻蔑的词”——玩意,米兰达发表了一番演讲,这段话非常犀利地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不要以为你跟时尚无关,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要的,这个庞大的产业早在你选择之前已经帮你先做了选择。

  时尚产业的每个环节,从纺织面料、设计制作到营销都在为人们做着选择。而服装所承载的不仅是美观的视觉效果,也是传达一个时代精气神的重要媒介,关于服装,那些设计服装的人更有发言权。杭州理工大学(前丝绸工学院)是培养设计师的摇篮,在它所能辐射到的区域里,人们的穿着、时尚理念无不被它输出的设计师所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培养出怎样的设计师,就能决定你穿什么衣服,表达一个怎样的时代面貌。理工大学的服装设计系已经成立了24年,输出了数以千计的设计师,他们在改变,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衣橱。本次我们采访了理工大学服装设计系的副主任胡迅,请她从设计师、整个行业变迁来谈谈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服装是如何在变的。

  80年代:时装属于小众,大众对于时尚的渴求如海绵

  设计师生态关键词:称零布头、给个体户做单品设计

  时尚产业评估:非常不发达

  1984年理工大学的服装设计系成立,学校派出了一些老师去日本和香港了解当时最先进的时尚潮流,学习最新的服装设计理念,这是打开国门之后杭州的时尚从业人员第一次开始系统学习国际潮流。要跟时尚前沿接轨是这个系创立之初就树立起的理念。那时的国际舞台活跃着80年代风格,崇尚的是直线型大轮廓,讲究几何线条的组合,宽垫肩、蝙蝠袖、高腰牛仔裤是最鲜明的时尚元素。“出国学习的老师带回最新资讯的同时,他们想的是如何进行现实的转化,让这些时尚被生活中的人们接受,一开始学院实用性创意的基调就定下来,并影响至今。”胡迅教授这样强调道。

  那时候的杭州乃至全国,其实服装产业是非常不发达的,完全以低价加工为主,设计需求几乎为零,人们生活中能够选择的服饰非常单调。基本上就是秋天来了要买件夹克就去“小吕宋”,那时“小吕宋”已经是大众眼中比较时髦又有品质的购物场所了,卖的东西却是非常单调的。对于高档时尚货的理解最多停留在金利来领带之类的商品上。当时龙翔桥和国货路是杭城最时髦的地带,国货路那里有几家被称为“进口时装店”的小店,一般都是有些海外背景的人开的,里面的东西特别贵,基本上在七八百到上千元,人们印象中是属于“万元户才能去消费的地方”,里面卖的东西多是台湾版和香港版,基本都是比较富贵炫目的类型,看起来都像是贵妇富婆穿的。而龙翔桥是以卖二手洋西装而著称,居民楼里都开有这样的店。80年代末的时候牛仔裤出现了,人们刚开始可能觉得那是比较前卫甚至有点阿飞气质的裤子,有些中学是不准穿牛仔裤的,但是挡不住人们对于这种时髦东西的喜爱,牛仔裤一度成为前卫时尚的标志。大众对于时髦的渴求如海绵一般,稍微时髦点的东西都会产生席卷式的流行,这种流行带着盲目但无与伦比的激情。

  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时装设计的学生们都是抱着毕生投入其间的热忱和信念进行学习的,有一种突然国门大开之后受到极大鼓舞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冲动和干劲。在理工学院的服装设计系成立之前,那些从事服装设计行业和教学的人很多都是由美术类和工艺设计类转过去的,他们可能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纯创意,而不是有目的的创意,“而理工大学的服装设计一开始就是把服装作为一种商品来强调的,创意必须是现实可行并能转化成被大众接受的商品的。”于是这些准设计师们非常珍惜并懂得争取实践的机会,会毛遂自荐向服装工厂和服装个体户要求设计单品。也会有少数的企业及个人试探性地向社会推出这种学生设计的单品,虽然现在看看这些单品基本是不精致的,却是本土服装“零设计”突破的开始。

  服装设计系的学生在进行设计的周边条件支持挺匮乏的,那时候市面上的面料相当单一,只有到义乌等地的市场里他们才能买到那些论斤两称卖的打包外贸零布头,在各种零布头中挖掘出需要的面料做成一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样衣。另一件让当时的设计系学生觉得是享受的事就是去上海华庭路淘外贸服装,虽然现在外贸服装是太常见的东西了,但是那时候是属于绝对小众的东西,那里是只有行业圈子里的人才知道的据点,也只有搞艺术搞设计的人才能大大方方地穿出那些可能会被认为是奇装异服的外贸服。
 
  90年代:大众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可以享受时尚杭派女装出现

  设计师生态关键词:自主创业成为主流

  时尚产业评估:品牌创立日渐清晰

  当理工大学服装设计系最早一批毕业生热血沸腾将要准备奔赴设计一线的时候恰逢89学潮,学潮之后他们被匆匆地分配到了一些单位,真正从事设计一线的人很少。不过在那个风起云涌社会巨变的时代一切不会到此结束。90年代开始,人们生活中的服饰选择多了起来,需求也随着国门打开而被刺激得越来越迫切。在杭州,除了国货路和龙翔桥是时尚前沿之地,曙光路音乐厅附近和体育场路百大附近也开出了经营港货、外贸货或者中山、石狮货的小店。而且由于进货渠道的开放,小店的竞争也激烈起来,这些店的价位从原来的千元左右开始往三四百元变化。一位曾经在曙光路开过港货服装店的老板就跟记者透露过,原来一百块拿货卖上千的,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只能卖三百。休闲服的概念在这个年代是最时髦的名词,尤其是外贸休闲服,如今杭州的很多服装老板就是发家于外贸休闲服。

  国内对于时尚的渴求和开放的氛围刺激了那些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们,在90年代中期设计师纷纷从原单位走出,或者去深圳等地的服装公司应聘,或者自己在杭州创立品牌。杭派女装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了。胡迅这样总结道:“是时势所造,那个年代人们正好开始对于个性的服装有所追求,对于设计感有了朦胧的向往,看到设计师们的品牌自然很捧场,有设计有故事,有生活理念在里面。正是这种膨胀的消费需求和期望以及杭派服饰相投的风格成就了杭派女装的辉煌时代。”那个时候穿一身“江南布衣”、“女性日记”、“浪漫一生”、“红袖”之类的服装是非常时尚的标志,而且这些品牌的风格大多有一种江南的浪漫柔美的气质。而这些品牌的创办人或设计骨干都是理工大学服装设计的毕业生。

  不过那个时候品牌并不是成熟的,那种辉煌很大程度上是需求开放的时势所造成,设计师们能够想到的大多是设计怎样的衣服,还没有整盘地考虑一个品牌的发展,那个时代的品牌还处于朦胧阶段。“品牌不仅需要设计师,还需要一个能够具有经营头脑的经营者,后来杭派品牌中一些品牌遇到瓶颈一些品牌实现突破,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全盘经营上。而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之外其实并不具备经营的头脑,所以当市场开始成熟,消费者开始更成熟,品牌却不能适应了。”胡主任指出了问题症结所在。这是一个时尚行业从浪漫向理性过渡的时代,设计师依靠的不仅仅是一腔热血激情,更需要对整个品牌有一个完整的构架。

  21世纪初:设计师品牌成型并受到追捧个性化差异化是人们的最大追求

  设计师生态关键词:理性务实

  时尚产业评估:品牌成熟并注重自我提升

  设计师创立的品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师品牌,但到了本世纪初,设计师品牌开始成型,那些在专业上获得认可获得大赛奖项一夜成名的设计师们在商业上也开始走向成功,比如说在杭州接受度非常不错的“例外”和“素然”。“设计师一个明显的变化不再是期望明星般的一夜成名、头戴光环,而是期望自己的设计转化成商品之后被更多的人接受,显得更加理性务实。有些设计师对于自己的定位可能就是一个单品设计师,有些则可以向全盘的设计总监去努力。”胡迅这样指出。设计师对于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视一方面来说是因为业内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其实也是证明时尚氛围的浓厚,人人都可以做时尚评论员的时代将到来。

  而理工学院服装设计系的教学调整也可以折射出这种理性发展的变化,他们从大三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分流,一些主攻男装,一些主攻单品设计,一些主攻针织品等等,按照不同的个人方向进行引导。设计师品牌的受追捧和行业的细化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原因,人们时尚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对于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那个人人都要有一条踏脚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在如今的杭州你已经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去概括人们的着装风格,无法囊括在一个潮流趋势当中。

四季服装街,精品在中纺

本文关键词:杭派女装  外贸  
 相关链接>>
 随机看点>>

更多>>最新文章:

更多>>时尚地带:

中国美院2012服装设计毕业秀[下]

更多>>时尚图讯:



武汉纺大为树织毛衣

近日武汉气温骤降,再次上演一秒变秋天。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子为校内树木编织毛衣,保护树木。是行为,更是艺术。
(来源:中国纺织报)

更多>>读图时代:



端午节出游爱美女生服装搭配


型男速成法:这种衬衫让你更具男人魅力


秀场实穿 4款印花衬衫造入夏型男

热点文章 TOP10:

联系地址:杭州市杭海路116号中纺中心服装城9F
Copyright(c)2006-2011 ICCT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71-87825323 邮编:31001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