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西商圈步入品牌时代
来源:贵州商报 责编:kx 阅读: 发表时间:2009-4-23 15:37:42 字体:【大】【中】【小】
版权声明 我要“揪”错 在线投稿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0) 【 保护视力色: 】
从“地摊一条街”
到现代商业街 一到雨季,市西河涨水是常事。市西路也因此经常会被淹去半条街,河水一退,满街泥泞。30年前,老住户们谈到市西路时,都戏称自己家住的“是稀路”。 市西商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文源对市西路印象非常深刻。 当时,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有人开始在市西路试着摆摊,由于离客车站近,经过这里的地州市县的人,看到他们摆摊卖的服装比较便宜,便买走了。 看到别人摆地摊赚了钱,又有10多家跟风而上,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摆摊的人群发展到了30多家。 大家用预制板沿街搭起了2米多宽一个的摊位,成为市西商业圈的雏形。 1980年代中期之后,市西路沿街摆摊的越来越多。聪明的外地客商也嗅到了市西路的商业气息,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客商蜂拥而至,在市西路用预制板和塑料布,搭起了密密麻麻的摊位。 “这时候就是马路市场”,陈文源说,在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市西路经销的大都是低端产品,“杂牌货”、“崴货”占了多数。 由于经营者来自全国各地,而且经销的产品档次不高,大家都是“铲大路货”,对一元两元钱甚至更低的利润非常在乎,有时候商家为了招揽生意,经常是你家卖10块,我家就卖9.5元,为了这5毛钱的差距,常常引发相互之间的“战争”,不是打口水仗就是直接大打出手。 于是,“地摊一条街”一度成为市西路的代名词。即使时至今日,也有很多贵阳市民对“逛市西路”仍然持不屑的态度,认为那地方就是一个廉价商品的集结地,去逛的人也大多是农民工和外来人口。 不过,也正是当初的“地摊一条街”,成就了今天的市西路。 在混杂着南腔北调吆喝声中,在商家相互之间的利益争夺中,在与顾客讨价还价声中,市西路很快在全省出名了。 江浙的小百货、义乌的小商品、温州的皮鞋、石狮的流行牛仔裤,以及沿海一带最新款式的服装,都聚集到了市西路,不但贵阳市民喜欢到市西路来“淘宝”,全省各地的经销商们,也发现到市西路进货更为实际。 品牌林立 另眼相看市西路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殊的轨迹,市西路的快速发展,也让市西路的未来成为政府和商人们思考的问题。 “地摊一条街”的光芒肯定不会持续得太久,如果继续让“地摊一条街”占主导地位,市西路很可能会被其他的商业圈所取代,并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1990年代后期,随着市西高架桥的开通和南华、鸿运、海文、澳马等一幢幢商厦的应运而生,一条紧连市西路的市西商业街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 精明的商人们没有让这一机会从身边溜走。市西高架桥项目在两天时间里,一段就售完了,不到半个月时间,二段、三段、四段也全部售罄。1000多省内外商家,迅速完成了市西商业街的加盟。 这时候的市西商业街,终于初具规模。于是,小摊搬进了商铺,各家各户的经营特色也不断改变,各种品牌也开始陆续推出。 “地摊一条街”已经成为了市西路的过去,此时的市西商人,已无暇为了那一两元钱的利润争得面红耳赤,而是将“战争”转入了“地下”。 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产品品牌、质量、售后服务,甚至是加盟店的形象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让消费者选择你,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强大,而不是商家相互间的斗气。 “现在所有的加盟店,我们都要求统一装修、统一宣传,在招聘员工后,还要进行统一培训,只为把品牌经营好。” 国林鞋业的总经理杜国林说,当年打的是低级的价格战,但现在的市西商家是打品牌战。 他认为,最初的铲货,是经验的积累,而走品牌路线已经成为了市西路商家的共鸣。“现在我们主要是做品牌形象,完全不同于当年的铲货了。” 如果商战重心的变化还不足以说明市西文化的转变,那么,知名品牌的入驻,则为市西路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进入21世纪后,商家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广告林立,仅商业街两边,就被36个大型广告牌占满。 曼雨尔奴、波司登、Kappa、老人头、恒源祥、花花公子、富贵鸟、圣地亚、金狐狸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市西路没有找不到的。 “贵阳市场上很多大品牌的总代理,都在我们市西路。”市西大市场管理委会办公室主任刘福军说,目前市西路拥有37个百货商场、3个专营市场,省内各大知名品牌的代理就“定居”在这些商厦内。贵阳市场绝大多数的品牌服装连锁店和专卖店,其总部都设在市西路。 杜国林表示,现在很多市民对市西路的认识,都还限于原来的“地摊一条街”时代,都认为现在的市西路还是当初的摆地摊,那他应该到市西路的商厦转一转,了解一下现在的市西路了。 记者在澳马大厦内的一家名叫“Old colour”的女装店内看到,一市民问其衣服可不可以讲价,店员就称,店里全是按标价销售,必须要有会员卡才能打折,且折扣和其全国任何一个该品牌店内一样。 抱团发展 人街合一 市西工商所所长宋思明告诉记者,现在的市西路,至少有七成商家来自外省,其中浙江、湖南、四川人排前三位。 虽然这些商人来自五湖四海,但很多都已在市西路“生根发芽”,他们早已将自己当作了市西路的主人。 “市西路成就了我们,我们也想让市西路更加辉煌。”陈文源说,不要认为商家都是为了利益而生活的。在经过了“铲大路货”和“品牌暗战”的时代之后,市西路的商人们发现,自己要生存下去,不是必须要让其他的商家垮掉或退出市西商圈,而是要让市西商圈更加繁荣昌盛,而这,靠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办到的。 去年6月30日,625名市西商家达成了共识,成立了市西商会。而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市西商会的会员已变成了743人。在会务领导层中,都是市西商圈的精英。有的是市西大商场的房开商兼物管经理,有的则是各行业有实力的代表,还有的是省、市、区各级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团队的力量,整合市西商业街的各项资源,规范商家的经营秩序,提高商家的服务水平,积极拓宽经营渠道和市场,以整合打造更加繁荣的市西商业街。 当年11月20日,市西商会的会员们又自愿入股,首批投入3508万元,成立了“贵州黔商市西企业投资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会员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哪家有困难,就帮哪家,解决他们融资难的问题。 商会还专门成立了《市西商会》编辑部,编辑《市西商会》会刊,介绍市西商人的成功经验,打造市西商人的良好形象。 作为该商会的常务副理事长,陈文源说,市西路能够从一条烂泥街发展到今天的样子非常不容易,市西路的商人都有义务让她持续繁荣下去。 市西路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市西路发展到今天,除了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外,市西商人们的贡献非常大。从当初的摆地摊到现在成立商会共同发展,也许我们可以总结出不同时代的市西文化,但不管哪个时代,都离不开市西商人的和将市西路当成自己的家来发展的这种内在品质,如果真要总结出一种精神,那就是市西商人的拼搏奋进和持之以恒。正是这种精神,才有了今天全国闻名的商业街。
|
本文关键词:品牌
- 上一篇: 四季青服装网积极参与“E教育大课堂”…
- 下一篇: 纺织服装市场销售额逆势飘红 稳步提升
- ·[品牌] “美邦”的潮起潮落
- ·[品牌] 名莎欲作大设计品牌
- ·[品牌] 巴黎秋冬女装周 Dior成“新极简主义…
- ·[分析] 服装消费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的关联
- ·[品牌] 80岁老奶奶拍摄服装大片 变身Lanvin…
- ·[发现] 快时尚品牌模式:消化服装库存杀手锏
更多>>最新文章:
- ·[设计] 劳伦斯许受邀伦敦奥运 …
- ·中纺中心8月1日起全楼禁烟
- ·男人有度 时尚无度——金丝狐
- ·中国美院2012服装设计毕业秀[下]
- ·《中纺116手机报》第七期
- ·[品牌] “美邦”的潮起潮落
- ·时尚72变 尖嘴鳄/马可·阿萨尼
- ·中国美院2012服装设计毕业秀[上]
- ·吴海燕作品入驻ODM设计师集成店
- ·“中纺中心男装节”品牌推介
- ·中纺中心举行消防、治安、综合…
- ·“中纺中心男装节”时尚秀(下)
更多>>时尚地带:
- ·中国美院2012服装设计毕业秀[上]
- ·黄金搭档·第七届中国超级模特大…
- ·诗礼春秋·楚艳/张晶2012品牌发布会
- ·COCOON·应翠剑2012/2013秋冬时装…
- ·TANYA·2012/2013高级定制发布会
- ·爱慕·2012泳装发布会
- ·林氏凯东·2012/2013秋冬皮衣皮草…
- ·雅迪斯·2012/2013秋冬时装发布会
- ·第21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
- ·旭化成·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
更多>>时尚图讯:
南通一服装店雷人促销 门挂横批“我傻蛋”
近日记者于南通市区人民路一家“亏本服装店”门前拍摄的镜头。这家可谓“促销有道”的服装店门前对联分外“雷人”:上联是我亏本我骄傲,下联:我为人民省钞票(对的还不工整),横批则为“我傻蛋”,每天,这里的广播还在循环播放着:老板娘跑了。老板无心经营,最后一天全场亏本29元起。
(来源:人民网)